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丈夫债务,妻子是否共同担责?
·为达成调解减少了利息,但债务人仍
·口头约定利息,借款人不承认 怎么办
·有了离婚判决书后,还用办离婚证吗
·原告凭借条起诉,被告却否认收到现
·工程项目转包 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该
·网络司法拍卖中,遇到拍卖公告瑕疵
·“陷阱取证”获取的证据会得到法院
点击TOP(10)  
·丈夫债务,妻子是否共同担责?
·为达成调解减少了利息,但债务人仍
·口头约定利息,借款人不承认 怎么办
·有了离婚判决书后,还用办离婚证吗
·原告凭借条起诉,被告却否认收到现
·工程项目转包 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该
·网络司法拍卖中,遇到拍卖公告瑕疵
·“陷阱取证”获取的证据会得到法院
·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罪吗?
·非急救转运途中病人死亡,谁之责?
法讯网【fxw.name】
图片文章  

为达成调解减少了利

口头约定利息,借款

网络司法拍卖中,遇

员工参加答谢会中奖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律大讲堂 >> 说法 >> 正文
该银行存款纷争如何处理
文章来源:不详 法讯网作者:佚名 点击数:1990 更新时间:2009/6/1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法讯网【fxw.name】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法讯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法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法讯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该银行存款纷争如何处理〗的最新评论:
        [案情]

        某甲在某银行有存款1000元,到期后,某甲到银行转存,并要求另存入现金2000元,合计存款3000元。在办理业务中,因银行工作人员大意,误认为某甲已将2000元现金付与银行,而将3000元的存折交予某甲,某甲随之离去。事后银行工作人员发现错误,找到某甲问之,并将当天的录像放给某甲看,但某甲始终认为自己已支付了现金2000元。现银行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评析]

        本案案情简单,但在处理定性上有以下分歧意见:

        第一种观点:银行应以不当得利之债主张权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银行存折是一种权利凭证,只要持有存折到银行取款,银行就应付款,也就是说谁拥有了这一权利凭证,就拥有了存款的所有权。某甲存款3000元,其中应存入的2000元未支付给银行,但某甲取得了存折,也就享有2000元的既得利益即所有权;其次针对银行来说,银行就失去2000元的利益;受益和受损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某甲获取利益是银行受到损失的直接原因;最后某甲获益没有合法的根据,即银行财产所受到的损失既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又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故银行应以不当得利之债起诉,要求某甲返还现金2000元。

        第二种观点:银行应请求撤销部分合同。其理由是:首先,该案不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一方取得利益,另一方受损。而这里的利益指既得利益,而不是预期利益,存折是一种权利凭证,储蓄方须到银行取款后,其权利才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在储蓄方未到银行取款之前,该存折只是一种预期利益,而非既得利益。针对本案,某甲只是取得了权利凭证,并未实际获利,钱还在银行,银行也未实际受损。故某甲取得2000元的存款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条件。而某甲到银行存款,取得了3000元的存折,某甲与银行之间实质上是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该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但在履行中,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对合同标的物已履行的误解,在某甲未支付2000元现金的情况下,将存折交付某甲,应构成合同法中的重大误解。误解,又称错误,是指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与其内心真意不相一致的行为,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时的不知或误认。误解作为影响合同的原因是法律“庇护”误解者的表现。由于误解通常是由误解者本人的过错造成的,对方当事人对此并无责任,因而,法律所给予的这种“庇护”是有条件的,即法律只承认重大误解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大事项存在认识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本案中,银行工作人员因工作大意,误认为某甲将另存入的现金2000元已交付,但实际上并未交付,从而使银行方达不到订立合同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合同法中重大误解的法律特征。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银行可请求行使部分撤销权,要求撤销与某甲签订的2000元的存款合同。

        第三种观点:银行应要求某甲承担违约责任。某甲到银行银行转存款1000元,并另存入2000元,银行签发3000元的存折,表明双方就储蓄存款合同相关事宜达成一致,双方签订的存款合同是真实意思的表示,该合同是成立的,且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合法有效的。根据合同法第60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既然合同是依法成立有效的,那双方就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某甲只是履行了1000元的义务,另存入的2000元并未交付银行,未完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某甲的行为已构成违约。银行可以要求某甲按上述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笔者同意第二、三种观点,该银行可以选择第二种或第三种观点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石海)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人民法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