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点击TOP(10)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1元云购”疑踩中非法博彩红线
·辽宁清原:政府违约被判败诉,却又…
图片文章  

小米再陷“质量门”…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

“1元云购”疑踩中非…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周末 >> 正文
恶意点击行为的罪名探讨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中国法宣网作者:袁博 点击数:11407 更新时间:2015/6/2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法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法宣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中国法宣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法宣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恶意点击行为的罪名探讨〗的最新评论:

             袁博

        日前,全国首例恶意点击软件刑事案件“金手指软件案”在上海开庭。被告人被控犯有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

        据公诉机关指控,2009年前后,被告人针对某搜索引擎广告推广系统,自主研发了“网络金手指”软件,并销售牟利。“网络金手指”软件通过恶意点击该搜索引擎推广的广告商的链接,实现迅速耗尽广告商广告费用、促使投放广告下线的目标,最终干扰了搜索推广系统的正常运作功能,给搜索引擎造成了重大损失。

        那么,恶意点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危害性呢?笔者不针对具体案件,仅在类型意义上对一般的恶意点击行为展开分析。

     恶意点击行为的本质

         “恶意点击”,在国外又被称为“欺诈点击”或者“问题流量”,虽然在IT领域中早已出现,但在我国尚未有成熟研究。

        考察美国类似案件,可以将“恶意点击”核心归纳为:为获取商业利益,利用计算机程序或者自然人模仿一般网络用户对网络广告进行点击,从而实现消耗竞争对手广告费用或者拉低其广告排名等目的,给网站及网站客户造成严重损失。

        具体而言,很多企业为了在网络上推广自己的网站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会向搜索服务提供商购买关键词,而搜索服务提供商根据企业所付的费用来确定当网络用户输入相应关键词时企业在相关结果中出现的推广链接的位置。换言之,企业付的费用越高,其在搜索结果中出现得越靠前,同时在搜索结果中持续出现的时间也越久,从而获得的推广机会和交易机会也更多。

        此外,这种广告的计费模式(点击付费)相对传统广告显得非常特殊:搜索服务提供商是根据用户点击数来扣除企业预交的广告费用。换言之,如果企业预交了5万元,而约定的价格是网络用户每点击其推广链接一次搜索服务提供商就扣除5元,那么理论上,如果有一个人在一天内点击了一万次,该企业的广告费用就会被全部划入搜索服务提供商的账户,从而导致广告非正常下线——显然,这种点击实质上是无效的,因为企业意图要给一万个网络用户展示其经营信息的目的,被重复点击的行为恶意破坏了,同时其消费的5万元也没有获得任何实质对价。

        正因为这一原因,一些不法企业或个人,出于打击竞争对手或者非法牟利的目的,雇用专人恶意点击或者购买、开发、使用恶意点击软件,从而实现耗费企业广告费用和降低其商业影响力等不正当竞争目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