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搁浅”始末
作者:刘伟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2194  更新时间:2006/8/14 8:28:23  文章录入:李堂平  责任编辑:李堂平
分摊。

    王巍解释说,比如猎杀一只盘羊的价格是1万美元,那么,旅行社从中扣除15%即1500美元的服务费,剩余的8500美元都要交给当地省级的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再由该部门逐级分配到下属的市、县、乡、村各级部门。

    “最多的时候要支付10几万人民币的费用”,他说。

    按规定,省里留下部分服务费,保护经费直接下发到保护站,进行野生动物的监测,一部分补偿周围的牧民,进行社区共管。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人截流资金装到个人的口袋里,国家财政审计部门将会查处。

    王维胜说,狩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尽可能地提高狩猎资源的价值。据悉,新疆有8地(州)的动物保护机构都是用狩猎收入建立起来的。

    此外,国家每年对于野生动物保护资金的投入都在亿元以上。“但是,投入资金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却并不一定是野生动物保护最好的地方。”动物野生协会一名专家告诉记者,以前动物保护多是采用了国家拨款的模式,而能够在保护动物方面起到很大作用的农民并未得到任何收益,因此也没有积极性。

    而国际狩猎给当地人带来了一些收益。据郭松林介绍,一般而言,一个向导一次狩猎可获得几百元到千元以上的报酬,需要时间大概是5至7天,最高的一次一个人挣了12000元。“在当地,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维胜说,一个国际猎人曾去一个地方打羊,结果羊被当地人打怕了,一见人就跑,几天下来一无所获,这个猎人后来和当地的官员和百姓说,如果当地再不加强保护,就再也不会有国际猎人来了。当地人此后开始主动加强保护。

    上述专家认为,不能一味地反对狩猎,也要看到,国际狩猎不仅给当地的动物保护输入了资金,也可以在客观上改变猎场周围农民的思想,让他们自觉地守护猎场。“以前就曾有过一个狩猎向导,专门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跑到省城去举报当地一个部门领导非法狩猎的情况,最后被举报者被免职”。

    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质疑,野生保护动物是国家的,而这些收益是由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来拿,这是不是合理?这位专家表示,与以往不透明的操作方式比,公开拍卖实际上是一种进步,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国际狩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规范。

新闻连接: 

    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延期举行

    针对各界对拍卖“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的种种质疑,近日,国家林业局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宣布:为了更加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完善拍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原定于今天在成都举行的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活动将推后进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还就大家非常关注的几个疑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林业局:开展国际狩猎对野生动物保护已产生积极作用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11日说,开展国际狩猎对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已经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当地政府和周边群众也从中受益,进而推动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保护事业的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实现了保护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我国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

    受国家林业局委托,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于13日在成都举槌拍卖。这是我国首次通过拍卖方式,对获批准的狩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猎捕权进行转让。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不小的争议:此举将保护生态平衡还是破坏生态平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