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搁浅”始末
作者:刘伟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2222  更新时间:2006/8/14 8:28:23  文章录入:李堂平  责任编辑:李堂平

漫画/丁华勇

    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搁浅”始末

     据新京报讯 林业局低调运作意外引来公众高度关注;已在国内“内部审批”20年之久的国际狩猎走向台前之际,收益分配及加强监管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

    ■核心提示

    这是最受关注的一场拍卖会,它拍卖的是“野生动物狩猎权”。从媒体首报该消息,到国家林业局宣布推迟,中间只有四天。

    林业局称,作为首次尝试,他们希望能低调运作,但一则拍卖公告给此事带来了意料不及的公众关注,也揭开了已在国内“内部审批”了20年之久的国际狩猎面纱。

    实际上,从国际猎人入境、持枪到进山狩猎,国内代理机构和动物主管部门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作流程,但在行政许可法出台之后,拍卖成了惟一的选择。

    尽管遭遇种种质疑,但拍卖几乎已成定局,而狩猎收益如何分配、如何加强监管和保护才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本报记者 刘伟 姚健 北京报道

    8月11日上午,王巍在办公室里上网,偶然看到了国家林业局新闻发布会的网上直播,紧接着同行给他打来了电话,“我才确认了这个消息”。

    这对他和他的同行来说是个坏消息:原定13日召开的国际狩猎拍卖会推迟。

    “去成都的机票都已经订好了。”王巍一脸无奈,他是国内某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该旅行社是参加竞拍的四家代理机构之一。“如果通知国外客户,至少要流失三成客人。”

    被推迟的拍卖会是国内首次“野生动物狩猎权”的竞标,目标客户是今年秋季的国际猎人。从媒体首次报出该消息,到林业局宣布推迟,中间只经过短短四天。

    “意外”曝光

    “我们一直都在为此事做准备,并早早就通知国外客户,”另一家拥有代理资质的旅行社负责人表示,“10万元的保证金都已上交”。

    对王巍和他的同行来说,这次拍卖会充满了“意外”。

    “我当时是偶然看到这条消息的。”最先报道此事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最初他只是在成都一家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拍卖公告,时间是8月7日。公告并不惹眼,只占报纸小小一角,内容很简单。

    “标的名称: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时间:2006年8月13日下午14时;竞买人资格限定:仅限国际狩猎代理机构和国际狩猎活动组织机构。”

    “这是首次尝试,希望能低调运作”。8月10日下午,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处处长王维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8月9日,中国青年报率先以“我国将首次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为题报道此事。随后四天里,这条消息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其实已经准备一年多,先后征求过很多的意见。”王维胜说,但此事引起的反响让林业局始料未及。

    大约在去年,林业部门开始就召开拍卖会征求四家代理机构的意见。一家有资质的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四家代理机构都提交了书面意见,“当时就有争议”。

    此后,此事再没大的进展。直到今年上半年,林业部门通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妇女旅行社等四家机构参与秋季野生动物狩猎权竞拍,并定下具体时间为8月13日。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