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点击TOP(10)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不要把“苦劳”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
·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图片文章  

“电视认罪”与“依

武威火书记,“火”

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

陈一丹:企业经营的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杂谈 >> 论坛 >> 正文
新闻不应该成为“易碎品”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法讯网作者:赵志疆 点击数:1940 更新时间:2014/1/15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法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法讯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 。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讯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法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法讯网 电话:010-86753111 E-mail:chinafxw@qq.com ltp888@126.com QQ:66392433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新闻不应该成为“易碎品”〗的最新评论:
                    赵志疆
           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于“加拿大华人大妈坐宝马领取救济食物卡引争议”一事进行了全面调查播报,证实了事件中的女士去领取的卡并不是“救济卡”,而是当地政府发放给每一户受冻雨灾害民众的礼品卡。另外,当地媒体完全没有提及这两名女士是否为华裔。
           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则社区新闻,却迅速在国内掀起一场关于国民素质的大讨论。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针对“国民劣根性”的讨伐尚未停止,针对虚假新闻的批判已渐次展开,剧情转换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眼前的这一幕,与上个月发生的“老外扶摔倒大妈被讹”事件极为相似,都以“中国大妈”的涉外交往为看点,都以“国民劣根性”的讨伐为高潮,都以被证实为虚假新闻而告终。从网络的喧嚣不难看出,每当类似事件发生,总有人情不自禁从“国民性”上寻根究底。实际上,别说是莫须有的“中国大妈”,即使有人在外作出不文明之举,也大可不必动辄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文明程度体现着个人的素质,在多数情况下,与国家民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匆匆对号入座,痛心疾首于被人代表,这样的心态,往小处说是一种道德焦虑,往大处说则是一种国民素质不自信。
           反思此类事件,仅指责围观者显然有失公允,在事态不断发展蔓延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难辞其咎。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使“全民记者”成为一种可能,虽然以“自媒体”为名,但当个人通过网络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时候,其所承担的责任与传统媒体并无二致,客观真实永远都是无法逾越的底线。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信息的发布者并未能恪守这样的底线,在事件的后续发展中,一些传统媒体同样底线失守。
           实际上,很多最终被证伪的传闻,正是因为一些媒体“官博”的推波助澜,才使得事态迅速被扩大化,乃至于多数人在人声鼎沸中丧失了自我思考。如果说公众面对“自媒体”尚且保留几分警惕的话,面对“官博”则很容易基于信任而放弃思考求证。网络时代,有图也未必有真相,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公共媒体更应该多一些小心和谨慎。然而,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是,在速度与效率的比拼中,一些公共媒体却不假思索地对网络传言物尽其用,而放弃了深入调查、细心求证。于是,每一次虚假新闻的曝光,都伴随着诸多媒体的公信贬损。
           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是易碎品”广为人知,人们很容易忽略这句话的后半句——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过于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与眼球效应,势必会模糊新闻本身的概念,当粗枝大叶的残次品在现实面前跌得粉碎,媒体的价值与操守也难免碎了一地。把新闻“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最大限度地规避“易碎”的新闻,首先就需要少一分“独家”的冲动,多一些责任的担当,这不仅是自媒体的行为准则,也是公共媒体的职业底线。
           更深一层探究,无论是围观者的道德焦虑也好,新闻媒体的标签化描述也罢,更多都是一种“弱国心态”使然。“弱国心态”不仅体现在妄自菲薄,同时也体现在过于在意他人评价,正因如此,每次涉外负面新闻的传出,都会引发一场“触及灵魂深处”的国民性大讨论,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划清自己的界限。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呢?是否有人在背后操控?
           摒弃弱国心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隔绝虚假新闻似乎要容易得多。如果媒体能守住新闻的底线,公众自会少一分无端的焦虑。少一些国民素质之类大而无当的讨论,相关责任人也会少一些塞责敷衍的托词。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