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石油的陕西环保账危机
作者:贺宝利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3380  更新时间:2013/12/5 8:47:06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7亿元环保欠账“斗法”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2012年11月15日,榆林市水土保持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榆林水土总站“)向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开出了一张行政征收决定书。要求对方缴纳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水土流失补偿费约4.18亿元、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水土流失补偿费3.22亿元,两项共计7.4亿元。
       按照2008年陕西出台的《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陕政发【2008】54号),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企业要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计征标准为原油每吨30元,天然气每立方米0.008元。
       然而,在我国2010年新修改颁布的水土保持法中,除了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之外,并没有一个水土流失补偿费。针对前两者,水土保持法规定“谁损害,谁补偿”,并按照1.2元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
       显然,陕政发54号文件的征收标准要远远高于水土保持法。
       长庆油田方面认为,按照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理,陕政发54号文件明显不合理。
       今年年初,长庆油田针对7.4亿元的决定书向榆林水土总站的上级机关提出了行政复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在3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榆林水土总站的原征收决定。
       6月9日,长庆油田公司一纸诉状,将榆林水土总站告上榆林市榆阳区法院,要求撤销其此前下达的“水土保持行政征收决定书”。
       “无收费主体资格、且征收项目未经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审批和备案、收费当然依法无据。”长庆油田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至今都如此认为。
       历经两轮审判,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和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都维持了榆林方面的处罚决定。
       9月底,榆林水土总站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大约10天后,长庆油田的银行账号被冻结。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长庆油田的账户冻结是在10月9日,第二天,法院向长庆油田送达了《执行裁定书》。起初冻结23个账户,后有3个解冻,另新增冻结一个账户,冻结资金逾亿元。

       博弈由来已久

       其实,长庆油田与榆林水土总站的交锋,这是第二次。
       2011年,榆林水土总站曾要求长庆油田缴纳2009年上半年欠缴的水土流失补偿费1.29亿元。在经历了同样的行政复议、一审、二审后,中石油曾经拒缴这笔费用。
       当年8月,在陕西省高院、榆林市中院和西安市未央区法院的配合支持下,榆阳区法院在长庆油田西安一家开户银行强制划走了该公司欠缴的1.29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当时,陕西方面曾向中石油表达过谈判协议解决的诚意。
       相关资料显示,榆林曾有11名陕西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陕西省政府加强沟通协调,催促中石油长庆油田缴齐所欠的水土流失补偿费。
       陕西省财政厅回复说:“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中石油每年给延长油田供应100万吨原油,可以考虑给予一定减免,并委托我厅负责协调。按照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我们会同省水保局主要领导多次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协调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解释我省出台政策的主要依据,并邀请他们召开座谈会协商此问题。”
       多方信息显示,当时中石油坚持认为,企业有权拒缴,行政层面的协调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榆林并不是就要中石油的1.29亿元或者7.4亿元,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希望依托陕北丰富油气资源发展壮大的长庆油田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合作扶持。”榆林市一名副市长透露。
       “事实上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与地方的龃龉不断,并非简单来自地方政府,与来自民间及陕西另一大地方国企的对抗或许更为直接。”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毫不掩饰长庆油田与地方的“全方位”矛盾。
       法治周末记者在陕北采访调查时,陕北定边靖边一带的老百姓将几年前的长庆石油工人直接称呼为“棒棒队”。几年前,石油工人在进山开钻打井时,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当地土地,因补偿费用一时难以达成协议,双方时常发生冲突。用榆林定边县公安局一民警的话说:“处理这种纠纷已经司空见惯。”
       更多“较量”来自于中石油与陕西地方国有延长石油公司。
       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政府放开当地石油开采政策,一大批民营资本乃至外资蜂拥而至。央地利益“角逐”也由此开始。
       多年积累的矛盾在2002年左右爆发。彼时,中石油向国务院列举了陕北15个地方钻采公司的“罪状”,声称侵占了长庆油田9000多平方公里的开采面积,而私人钻采公司的泛滥也扰乱了石油市场秩序,并向中央提出建议,试图整合陕北油田资源,将延长油矿(延长石油的前身)一并归于中石油。
       陕西地方政府主动出击,迅速通过“三权回收”取缔了私人钻采公司,并于2005年组建地方性质的国有延长石油集团。
       长庆油田与延长石油的新一轮博弈由此拉开序幕。多年来,两家公司因在吴起、直罗、定边、靖边等多个地方存在“油田区块权属相互交叉重叠”,“抢油”争端一直上演。
       “2009年,长庆油田还组织了一个‘石油保卫大队’与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发生了冲突。而在榆林的清涧县,近年也曾公开上演了两家国有公司的区块之争。”一名中央媒体驻陕西站资深记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下转6版)
       为平息“区块”之争,2012年7月2日,延长石油与中石油双双对外宣布,中石油与陕西省委、省政府同意联合组建陕西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分别由中石油与延长石油注资,注册资本为20亿元,其中,中石油出资10.2亿元,延长石油出资9.8亿元,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延长石油与长庆油田的“利益分配”得以解决,但长庆油田与所在地基层百姓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协调”却始终是个难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