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讯网特约撰稿 莫清华
广东东莞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红包,以减轻CPI上涨给市民造成的影响。被列入发放范围的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弃婴、低保边缘户等七类人群,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引发了一些议论。有褒有贬。
我认为,尽管,这与澳门、香港政府的允诺不同[此前,澳门政府允诺拿出20亿澳门元的盈余“还富于民”,争取在7月份向每名澳门永久性居民发放5000澳门元(约4300元人民币)、每名非永久性居民发放3000澳门元(约2580元人民币)的红利。香港政府也表示,要拿出700亿港币,以退税的方式给居民派发红包],澳门政府的“红包”是包括非永久性居民在内的全民受惠。东莞“红包”发放对象,只是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一至四级残疾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等七类人群而不是全民。
在物价飞涨、CPI持续走高的情势下,在这种“类通胀”的困境中,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日显困顿。相信,这不仅仅是东莞地区面临的问题。而东莞政府率先在民生艰难的境地下,给予被围困的底层生活以担当,千元或许不多,但对极低收入的人群来说,也是矫正分配的临时举措,可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这,彰显了东莞政府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及公共财政敢担当济难解困的勇气。应予充分肯定。
尽管,有人认为这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此举将得益于极低收入的人群,以临时措施为民众解燃眉之急,我们是不应该说三道四的。当然,红包只是应急之需,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不该仅限于“红包”。低保补贴如何制度化地“水涨船高”,这是公共财政面临的课题——不只是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