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追忆时代的说书人
作者:俞飞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2253  更新时间:2015/3/4 10:30:43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一绝评书 终成绝唱

    评书界有“无派不宗袁”之说。就传统书来说,袁阔成功底扎实,各体皆能。艺术上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以及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形传神。
    讲新书舍我其谁?敢为天下先,袁阔成首先撤掉桌案,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推翻了百年来评书的传统。同时,他乐于借鉴话剧、电视、音乐等多种艺术,丰富了评书的表现力,为探索古老的评书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道路作出了可贵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袁阔成从小就练摔跤和武术,他在说武侠书时能够加入很多肢体动作,惟妙惟肖。几十年来,他多次背起行囊下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工矿拜工人为师,吸取创作营养。难怪他在表演工业题材《三声笛》时,模仿开汽车的形象,逼真得令人吃惊。就连一个挂挡的微小动作,都能使听众区分出是大型客货车,还是小轿车。
     对于袁阔成而言,没有说不好的评书,只有改编能力不佳的说书人。凡事皆可作评书。“为什么不能说呢?传统的东西不就能说吗?”袁阔成愣是从中趟出了一条路子,“评书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这决不是取宠。我有时候看电视,看到许多的英雄人物、感人的事迹,我就想把它用评书艺术说出来。为什么大家不多说呢?我是年纪大了。要是年轻时候,我马上就研究研究说出来。”
    晚年的袁老,依旧情系评书事业。老人发现很多人使用评书的播讲方式来讲法制、说财经,效果还不错。他态度坚定,传统评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必须求变。
    “我一直在研究周杰伦的成功之处,他在台上一口气似说似唱地一通折腾,台下孩子摇着荧光棒疯狂挥舞,人家就特别有市场。我也想过让评书这么来一段试试。”老人夫子自道。
    袁先生的评书,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向来深受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八十年代以后,他先后被陈云、王震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鼓励他说好评书。
    2004年,以75岁高龄录制的《封神演义》达到了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又一高峰,同时也是所有《封神演义》的版本中风格最正统、水平最高的一部。他准确、高明地把这部书定位在了“神怪书”,而别的艺人常常将其定位在“长袍书”。
    2006年8月,他与马季、常宝华等十位曲艺工作者荣获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营口市开始申报将“袁派评书”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名满天下,终年86岁的袁老,荣获中国曲协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笑傲江湖多年,堪称一座评书艺术丰碑;遗憾的是,堪称一代宗师的袁阔成,从未真正收过一个徒弟,虽然诸如有汪文华等人挂名门下,也是有名无实。他也不苛求5个女儿克绍箕裘,继承家业。如今袁氏家族中,竟无一位年轻人学习评书,令人扼腕叹息。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斯人已远去,空留惊叹声。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