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三国”:1980年代的记忆
转眼来到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正值艺术巅峰期的袁阔成,录制了365讲的《三国演义》。1985年全国播出后,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袁阔成旋风”,扬名神州,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袁氏电台版《三国演义》,成为评书史上评价最高的三国题材评书。在众多国人有关1980年代的记忆中,全家人的晚饭时间都是在听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中度过的。 袁阔成讲《三国演义》,与众不同。他除了几句话的短评以外,还有很多精彩至极的长评。比如在说到孔明去世的时候,袁阔成用了整整一回书的篇幅来评价诸葛亮的一生。袁阔成的文史功力在播讲《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原书中根本没有提到的内容,也被他有根有据地扩展了一番。 难能可贵的是,袁阔成在做改动时,把握住了很好的火候。冰心喜欢他说的《三国演义》,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走样。袁阔成的嗓音比较正,堪称字正腔圆,颇符合中正平和的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要求。虽然也夹杂少量方言读音,但发音吐字不倒不瘪,而且他善于对气息的运用。这些特点构成了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形式美。 一言以蔽之,注重形式美是“袁派评书”最显著的特点。他的“飘、俏、脆、帅”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三国演义》的表演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多年求索,终成正果。 袁阔成对嗓音的控制能力很强,可以自由地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从而可以让语言变得抑扬顿挫,富于韵律感,就像唱一样好听。 他还有一项绝技,就是对口技的运用。对于评书这门艺术来说,口技的使用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得像,另一种是用得俏,也就是艺术化了的口技。这种口技适用于比较写意化的传统评书。 讲到“三英战吕布”一回,他说道:“关云长温酒斩了华雄,他手捻着长髯微合着二目走进大帐,腾咕噜噜噜,把华雄的首级扔在了帐内。”这几句话被他说得波澜起伏,极富韵律感。扔人头的声音“腾咕噜噜噜”,富于音乐性,这是他用得俏的口技。 袁阔成表演的评书,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书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气氛。他充分发挥自己深厚的功力,通过嗓音的控制、气息的运用把一部《三国》说得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极富史诗般的韵律美,这也是他说这部书的最成功之处。 细节的处理上,他充分发挥了“袁派评书”的细腻,给不同的情景营造不同的小气氛。听众充分感受到“三英战吕布”的铁马金戈,也可以体味到“走麦城”的悲凉,这正是组成“袁派评书”形式美的重要一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