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式大学城鲜亮与灰暗
作者:汲东野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1815  更新时间:2014/7/2 12:01:5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大学城楼盘新贵养成记


编辑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汲东野

       法治周末记者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如今仍有许多网站挂着大学城里的楼盘或是别墅的广告。诸如广州大学城早都已被贴上“高地价”和“高房价”的标签,有人称其为“富人岛”或是“富人的后花园”。

       和广州大学城一样,上海松江大学城建成后也拉动着当地地价的飙升。而重庆大学城则被预言为未来的富人区。

       曾有记者对广州大学城的教师进行采访调查,接受采访的5个教师,都认为大学城的房子“好”,其中有3个人明确表示,想买,但是大学城的房子都很贵,每平方米要两万多元,而且都是大户型,基本没有人能买得起。

       另有两位老师提到,虽然房子好,但是大学城的配套还不是很完善,晚上的交通不便、买菜生活不便和小孩子的上学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障碍。

       有记者走访大学城,发现众多楼盘空置率高、人气冷清,多个在售楼盘的销售经理一致表示,大学城楼盘以高端大户型为主,周边配套并不完善,所以入住速度较慢。此外,不少买家为投资客,这也是楼盘空置率较高的原因。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十年前,大学城开始征地,征地价格很低,每平米仅有40元到65元不等。然而,2008年,广州市政府对大学城第一宗地块进行公开招拍挂后,“广州土地市场新贵”的称谓就再没离开过大学城。

       2008年年底,大学城推出两块地,楼面地价分别为3000元/平方米和3073元/平方米。此后5年间,地价一路上涨,大学城每一宗土地的出让金收入都从数亿涨至数十亿元。

       如此加速推地、拉高地价的做法,早在大学城推动房地产项目发展之初就受到质疑。

       政府是以公益性质开发大学城,并投入了约300亿建设基础设施。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葛洪义质疑道,不附带任何条件在大学城进行房地产开发,就是允许开发商利用各级政府给大学投入的资源谋取私利。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地价持续上扬,大学城的建设将背离建设者的初衷。

       来自大学城里高校的反对声音也不少。大学城一位高校副校长曾向媒体表示,建设大学城初期,预留了建房的土地,因主要用于教育,按规定是不能作为商品房来开发的。

       除了骤然被抬高的房价,一些大学城仍多是学生们的聚集区。伴随着暑假的到来,它们又将再一次面临空城困境。

       (本版与大学城有关的文章资料来源:《南方周末》《法制日报》《北京青年报》《华夏时报》、中国新闻网、《法律与生活》《新民周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人民网、《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企业报道》、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