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刹不住的违建
作者:高原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2050  更新时间:2013/9/4 14:53:16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大量违建处置成难题

       有报道称,8月15日,北京人济山庄“最牛楼顶别墅”终于开始拆除。但9月2日,法治周末记者在紫竹桥的过街天桥上,依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人济山庄B座楼顶上假山的大体模样。
       有媒体报道称,在限拆期限的最后一天,违建假山的顶部已看不到山体,与之前相比,山头被削平了大概三分之一,但假山西部看起来却没什么变化。
       同在天桥上看风景的一位市民认为,照目前的进展来看,城管“一两个月就能拆除”的估计或许会落空。
       “你想想,它存在已经6年了,现在要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据说6年来一直有人在举报,但它却野蛮生长,是何道理?”这位不愿意具名的市民说,他一直关注着事件的进展,但最终没有得到这个“最牛违建”究竟是如何炼成的答案。
       “北京违建成风。”这位市民指着周边的高楼说,“以前没留意,可现在,你看看周边的高楼楼顶,违建的痕迹很明显,没准一查一个准。”
       这位市民所言不虚。可以相佐证的是,今年3月中新社曾引用的一个数据显示,在北京全市221个低密度居住区中,有173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共有违法建筑10381栋。
       如此多的违法建筑,处置起来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2年1月实施行政强制法后,因为对正在建和已建成的违规建筑没有作严格区分,快速查处机制受到“限制”,执法难度加大。
       按照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如果按照法律程序,强拆走流程要多久?
       上述北京某区县拆违办负责人表示:“理论上4个月,但通常要一年,如果当事人不配合等导致取证难,有些两三年还无法走完强拆这一程序。”还有的居民瞅准时机,专门趁着节假日、夜晚等时段突击搭建,因为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3条,“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面对慢慢长大的“违建”别墅,物业表示制止无能为力,相关部门也因“执法权”产生的纠葛而按兵不动。
       到底谁来拆,是件头疼的事儿。
       天井,本该属于房地产部门管的,但如果透出的部分,占用了公共空间,就属于城管的管辖范围。同样是搭在花园里的违建,如果花园是写入房产证的“私家花园”,违法搭建就归房管部门,如果是公共绿地性质,就属于城管来管。
       北京市打击违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业主或者使用者,未申请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就擅自将原有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改建、扩建,导致原有的合法建筑变为违法建设。
       也就是说,如果楼房一户人家接出来一间“阳光室”,那么业主拥有整套房屋,会被认定为存在违法建设。如果一栋别墅加盖一层,那么整栋别墅都会被认定为存在违建。
       北京目前已经采用的“冻结”措施,就是在联合认定的基础上,暂停办理违法建设房屋的产权登记、抵押等手续,制约违法业主的房屋买卖、房屋抵押。
       北京市中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斌认为,政府对违建的重视一直有,但现行的一些制度在涉及具体问题时还没有明确规定。
       徐斌表示,从业主的角度讲,发现违建首先会去找物业公司,但物业公司只是有权利来管理,没有权力去拆,要是破坏了人家5000元以上的财产,就涉嫌犯罪。业主去找城管,城管会称这是小区内部的事情,应该找物业,应该找规划局。找到规划局,规划局会建议业主打市长热线,市长热线再给业主一个规划部门的电话,业主打电话到那里,其实刚刚才打过。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