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郑州古荥镇政府门前建两千多米长“遮羞墙”遭炮轰
作者:吴扬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388  更新时间:2009/8/24 13:27: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遮羞墙”让郑州官员蒙羞 钱从何而来成谜

中新网郑州8月23日电 (记者 吴扬)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古荥镇人民政府门前的老街两侧建成了两道绵延两千多米的高墙。据说,镇政府建设高墙的目的是为了配合郑州创建文明城市大检查,让高墙把道路两边的杂物挡一挡,使老街不那么难看。孰知官员的这一举动,不仅引发当地居民不满、市民和网民的非议,还遭到了当地媒体的炮轰。网民戏称这道墙为“遮羞墙”。

8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古荥镇人民政府门前这条名叫大河路的老街,道路两侧网民们所说的“遮羞墙”已经建好。两米来高的仿古墙墙顶呈弧形,绵延两千多米,颇有中国古代城墙的韵味。墙的后边是杂乱的店铺,被拆的半半拉拉的房子,胡乱堆放的砖头、石块丢以及丢弃的拉圾。

当地居民说,镇政府建“遮羞墙”肯定是为了讨好让上级领导,说的好听点是政绩工程,说的不好听是糊弄领导。

古荥镇政府的办公室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在和记者聊天的时,直截了当的说镇里在路两边建设高墙就是为了配合郑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大检查,因为道路两边实在是太乱了。但当天在镇办公室值班的古荥镇吕副镇长立即制止这名工作人员继续和记者说下去。吕对这名年长的工作人员说,你不知道不要瞎(胡)说。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古荥镇党委委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部分的证实了上述说法。这位镇党委委员告诉记者,镇里建墙的目的既有郑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也是为古荥镇建设中华文化园做准备,还有修路的原因。但这位党委委员始终没有说清楚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中华文化园以及修路和建“墙”有什么必然关系。

不管有什么理由,反正这次古荥镇建“墙”行动没有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用当地一位官员的话说,这事弄砸了。

“快两个月了,自从道路两旁开始垒墙,生意一直就不好。”在道路一侧墙后经营家电的王先生沮丧地说。路边居民抱怨,高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还让他们进出家门都不方便。

古荥镇一位杨姓老人一提起镇政府建墙的事,气就不打一处来。老人愤愤不平地对记者说,镇政府是吃饱撑的还是脑代进水了,不修路不建房,好好的路上建堵墙?!

据说,最先把古荥镇道路两边建墙的事发到网上的是一位名为“多丽彩点睛”的网友。该网友的贴子写道:郑州市古荥镇,古荥大街在建遮羞墙,原来宽敞的大街变成破烂街以后,不知道谁想出的好主意,这样的一段墙是干什么用的?给谁看的?破败不堪的古荥大街上树立着几百米的仿汉墙!真是丑陋啊。为什么不给古荥的路先修好,不修路先修墙头?!

贴子一出立刻引发当地网民的热议,不少网民跟帖推波助澜,网民们及乎一边倒的指责官员搞形式主义,胡作乱为。

一网友发帖讽刺道:“一般建什么文化园的地方都没什么文化可言!”另一网友发贴道:“过时的东西还学,难怪会被笑话。”

一个自称河南人的网友写道:“先是郑州市规划局逯副局长质问记者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后有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现在又冒出了个“遮羞墙”,真是快被羞死了。”

还有网民指责,政府官员拿纳税人的钱不当钱。

河南省会郑州的媒体得知古荥修建遮羞墙的信息后,随即对古荥镇建墙事件跟踪报道。当地某知名网站还以“古荥镇遮羞墙命运大猜想”为题制作了专题,供网民全面了解事件情况,发表评论。

对古荥镇“遮羞墙”未来的命运网民们提出了不少建议。有网民调侃似的建议,主动拆除遮羞墙,将拆下来的砖废物利用,盖几个养猪场。

还有网民很认真地提议,让已经建成的“遮羞墙”回归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墙”。即把其作为一反面典型保存下来,让人们以此为鉴,让人们通过墙内墙外的强烈反差充分认识这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巨大危害;让这堵已经建成的“遮羞墙”成为“晒羞墙”“耻辱墙”,让神州大地再也不出现这类劳民伤财的“遮羞墙”。

网民的热议,媒体的炮轰似乎让郑州官员无所适从。这两天记者抱着电话给郑州的有关部门打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愿谈此事的官方人士。接电话的官员不是说这事不归他管,就是说管这事的人不在。

眼下网民和市民更关心的是,建“遮羞墙”花了多钱,钱从何来?

记者也曾就此问题问过 镇、区、市三级政府的官员,均没有得到答复。

建“遮羞墙”的钱从何而来竟成了谜!

发稿前,记者再次致电中共惠济区委办公室,一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区里已经安排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但当记者问调查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结果时,这名工作人员不愿再说下去。

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隶属该市惠济区。据相关史料,古荥镇历史上是著名的荥阳故城。公元前六、七世纪,郑国在此建设古城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决战于此,乃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初,古荥镇被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