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见习记者 赵丽
在2008年的秋天,许多老百姓都记住了一个平生无从触及的植物检疫专业名词———“柑橘大实蝇”。没有人会想到,一条藏匿在即将成熟的柑橘中的蛆虫,会把偌大一个柑橘市场搅得沸沸扬扬。
而这,仅仅是一种表象。
当人们都想搞清楚“大实蝇”到底是一种什么虫子,当人们惊呼这里、那里又发现了疑似“蛆橘”,当人们都不敢吃橘子、不买橘子,当人们对食品安全议论纷纷的时候……或许,我们无意间忽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网络在整个“蛆柑”事件中到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最初披露广元柑橘病虫害的新闻报道被各大网站、论坛和博客广泛转载,标题各不相同,由于信息广泛传播中产生的一些偏差,报道被很多人理解并传播为“柑橘长蛆,今年不要吃柑橘”
“幸亏永川不是专门种橘子的,要不然这个年可咋过啊!”重庆市永川区农工办一位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起“蛆柑”的事,口气中还是难掩无奈和不满。他告诉记者,“蛆柑”的传言开始泛滥前的两个星期,果农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想着怎么把橘子卖个好价钱,以改善来年的生活。谁知道转眼间,一条“小病虫”就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收回自己的成本了。
2008年10月中旬,随着传言的迅速蔓延,很多地方的橘子无辜受累,橘农损失惨重。那么,传言这只“蛆虫”究竟是怎样在公共领域里一天天长大的呢?
记者翻阅多家媒体的报道发现,最早披露四川广元发生柑橘大实蝇疫情的是四川一家媒体。这篇报道发表于2008年10月4日,标题为《好可惜!万吨柑橘长蛆被深埋》。
10月5日,一家知名网站转载了四川这家媒体的报道,不过标题改成了《广元暴发大实蝇疫情万吨柑橘长蛆被深埋》。北京一家媒体也在10月5日转载了四川媒体的这篇文章,标题改为《广元橘园暴发柑蛆政府出资300万收购》。此时一些网站、论坛和博客仅有零星转载。
同日,最先报道疫情的四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误食“柑蛆”莫慌!人体不会有大碍》,并刊登了专家的观点。从这篇报道来看,当地政府已经做了比较好的处理。
然而,从10月20日左右开始,手机短信和QQ群里却突然流传起关于广元“蛆柑”的消息。
10月21日,最初报道广元柑橘病虫害的《好可惜!万吨柑橘长蛆被深埋》又被各大网站、论坛和博客广泛转载,标题各不相同,人们对柑橘长蛆的事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于信息广泛传播中产生的一些偏差,报道被很多人理解并传播为“柑橘长蛆,今年不要吃柑橘”。从一部手机到另一部手机,这样的信息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
同一天下午,四川省农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人士表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下,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并非如传言中那样严重,所有病害果实已被无害化处理,没有流入市场。
10月22日,农业部再度请专家出面辟谣:“该害虫不是寄生虫,对人畜无害。”
然而此时,我国的一些柑橘主产区的柑橘已出现严重滞销。据估算,产橘大省湖北的损失可能达到15亿元;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橘农抱树痛哭;在北京最大的水果批发地--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里,一卡车橘子3天都卖不完,很多都烂掉了。
传言的四处蔓延,许多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他们其实根本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当记者问果农们对于“蛆柑传言”的看法时,电话另一头的农工办负责人笑了笑,无可奈何地说,“果农们不了解什么叫网络传言,也没时间理会这些。对果农来说,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橘子卖不出好价钱了。10月份那会儿,果农们卖不出去橘子就来找我们,我们只能解释,‘广元的橘子里发现了蛆虫,橘子的销量不好了’。果农就问我,‘永川离广元还远着呢,他们的橘子关我们什么事’。你说,我咋个解释嘛!当时啊,真是头痛死了。”
记者注意到,尽管当时有关部门一次次站出来辟谣,专家学者一遍遍讲解虫害常识,但网络传言却在客观上一次次地放大了广元“蛆柑”的阴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
“后来我听说,广元的疫情是因为被短信传来传去,传大了。你说,这些人,又不是真的,传个啥子劲呦?”这位农工办负责人对记者说。
“传言的四处蔓延,许多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可以说,在这种社会心态影响下,最初报道的柑橘有没有流向全国市场对于公众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柑橘属于一种可替代的食品,人们可以选择不吃它。”阿拉木斯说,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一想到即将吃的或购买的柑橘中有蛆虫,这种恐慌与随之而来的愤怒情绪,足以让人做出超乎理智的行为———包括对短信的再传播。
与此同时,传言的传播者一般都是“带着一番好意”,所有的传言似乎都带着一句潜台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手机传播又营造了一个特殊语境:“这事儿,多数人还不知道。”阿拉木斯指出,在这一事件中,手机与网络又一次把传统媒体抛在后面,这不仅是速度优势的胜利,更是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挑战。
这种传言是不违法的,因为它的内容还是基于事实的,充其量是包含了某些夸大的成份在里面。针对这样的网络传言,监管面临较大的困难,短时间内立法也不太可能
当我们再次盘点“蛆柑”事件的种种经过时会发现,无辜的橘农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努力辟谣、稳定市场的有关部门的信息透明度受到了公众的质疑,甚至专家学者对于“蛆柑”的科学解释也被民众说成了“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其中,好像只有网络在掀起了事端、赚足了眼球和点击量后全身而退……
在翻阅相关资料时记者发现,这次广元“蛆柑”的局部疫情正是被某些网络“信息阉割”后,冠以“蛆橘”、“柑橘生蛆”等容易加重人们心理恐慌的称呼,再加上特写图片的“烘托”,使得事件局面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整个过程中,网络传言俨然成了一只令人生畏的“看不见的手”。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分析说,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在这种“间接化”的社会生活中,传言成了影响人们判断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具有数据分析的“半专业谣言”,杀伤力最大。
当记者问到如何对网络传言进行监管时,长期从事网络政策法律研究的阿拉木斯沉默了良久后,说:“恐怕会很难。”
“网络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的渠道,尤其是对这种传言,它还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当然我们可以管,但管理的总体效果不会太好。因为这种传言是不违法的,充其量是包含了某些夸大的成份在里面。就拿这次的‘蛆柑’事件来说,一些网络媒体只是在文章的标题部分进行了夸张渲染,内容还是基于事实的。”阿拉木斯无奈地对记者说,针对这类混杂着真相的网络传言,现阶段只能依靠网络行业内部的自治,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立法不太可能。
“虽然我们对这种民间信息的发布监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像搜索引擎、论坛、门户网站以及博客的托管方,对于他们的监管是应该明确并且加强的。比如说,对这类信息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的记录要保留,并尽量鼓励使用实名制。”阿拉木斯说。
然而,有统计显示,超过50%的网民不赞同实行网络实名制。
“实名制不一定是强制性的,但是应该有这样一种引导,鼓励大家在信息平台上使用实名制。而且我认为,信息平台是有责任去推广实名制的。即使不推广,至少也要给用户实名和不实名的两种选择。否则,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信息平台就要承担责任了。”阿拉木斯说。
在解释实名制时,阿拉木斯加重语气说,实行实名制绝对不可以一蹴而就。
“与其去管那些无聊的网站,不如建立、扶持一些权威、主流、有公信力的网站。”针对网络传言的监管,杨飞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抗噪音最好的办法,就是我的声音比他的还大。”
此外,杨飞还提出,建立网站以及网民的ID分级制度,同样是制止不实网络传言的好办法。
他介绍说,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对网站进行盘点、评比,将各网站的可信度进行分级,并将等级标识在网站首页让网站的可信度可以一目了然。久而久之,那些可信度差的网站点击量自然会慢慢减少。
“网民的ID分级制度同样也是将网民的可信度分级,标识在ID前。”杨飞认为,ID分级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网站自身完善、提高网民和网站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要散布不实信息以赚取点击率获广告费的网站,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