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州市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舞台之春”展演活动
作者:伍福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6  更新时间:2008/12/8 13:09: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广州淘金人》 

《广州淘金人》

《三家巷》西关味十足 

   法讯网讯(通讯员 伍福生)广州市专业艺术院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舞台之春”展演活动,将于12月5日至16在广州市各大剧院举行。展演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主办,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广州三环文化发展公司承办,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广州话剧团、广州芭蕾舞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省木偶剧团司协办。主办单位举办广州市专业艺术院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旨在通过各种舞台表演形式,歌颂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成果,展示广州市专业艺术院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风貌。

  在“舞台之春”——广州市艺术院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广州话剧团、广州芭蕾舞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省木偶剧团等市属艺术团体的8个剧目参加展演活动。剧目展演包括:粤剧《三家巷》、《广州淘金人》、《刑场上的婚礼》;芭蕾舞《人间有情》;人偶剧《八层半》;广东音乐《东方天籁》;话剧《南越王》和《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共演12场。

  这些剧目是广州市艺术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艺术生产机制体制,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产品的成果。演出的剧目有获得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精品剧目,也有专门为改革开放30周年而创作的新剧目;有历史文化题材的剧目,也有直面现实生活的剧目。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反映富裕起来的市民精神风貌,展示艺术院团文化体制改革成就,是一个艺术精品的大盛会。

广东音乐 现代粤剧  堪称精品

  展演活动的开幕式,是于12月5在广州大学演艺中心演出“东方天籁——广东音乐精品音乐会”,这台音乐会所精选的节目都是广东音乐各个发展时期的代表作,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流传深广,堪称精品。在演奏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姿多彩,有大合奏、小组奏、独奏以及许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新组合形式,此外,还有三个广东曲艺的演唱节目,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广东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12月11日在江南大戏院上演的粤剧《广州淘金人》,由广州红豆粤剧团演出,欧凯明担任艺术总监,曾慧担任艺术指导。该剧改编于慕容雪村网络小说《天堂向左,深圳向右》,通过展现出以肖然为主的几个大学生毕业后的年轻人在广州奋斗以及理想幻灭的过程,把现代社会中“钱到底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剖析得更加透彻。

  12月15日、16日在友谊剧院上演的粤剧《三家巷》,刚刚获得第五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

  广州粤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粤剧《三家巷》,讲述20世纪20年代广州三家巷里周、陈、何3家的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该剧编剧透露,这部剧对原著的改动很少,全剧主要在情感化、史诗化、风俗化的浓烈气氛中凸显“青春寻路,人各有志”的主题。此外,这部粤剧贯穿广州风情和西关特色,剧中向观众呈现熏风绿树、石巷老屋、骑楼店铺、茶市食肆、桑基鱼塘、河涌蕉影等南国情调风物。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出品,广州粤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粤剧《三家巷》,历经三年的精心打造。该剧根据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三家巷》改编,这部岭南文学名著曾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全国,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也曾被多次搬上电影荧幕和电视银幕。区桃、周炳、陈文婷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12月14、15日在江南大戏院上演的大型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由广州红豆粤剧团演出,刚刚获得第五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出品、广州红豆粤剧团出演的大型现代情感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由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提议创作,这部粤剧拥有强大的主创阵容——国家一级编剧卫中和国家一级导演谢平安倾力加盟,音乐、唱腔和灯光舞美也均为国内一流的设计师。

  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加入现代音乐、歌舞剧等新元素,但粤剧优美的唱腔和韵味同样得到很好的保留。《刑场上的婚礼》增添了许多新颖的元素,其中留给观众最直观印象的,要数特务帮的群舞。即在许多场次的开场,一群穿着黑衣、戴着黑帽和墨镜的特务伴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和灯光舞蹈。他们手中的道具则随着剧情的变化而更换为富有象征意义的雨伞、电棍、披风、刑具。像这样的现代歌舞剧场面不断出现在一部粤剧里面,对粤剧来说还属首创。

  而该剧简洁又富有岭南特色的舞美设计,也成为一大亮点。剧中大多数的场景都通过更换背景板和舞台两边的两扇小门变幻场景,一改了一般粤剧换景需要两三分钟过渡的慢节奏。而第七场周文雍、陈铁军在反动派布置的假洞房拜堂成亲,两条十几米长的红绸从舞台上方垂泻而下,周、陈二人各执一根,一边唱,一边将其相围相绕,红绸一会儿化作新娘轿前的红布,一会儿绕成洞房的一扇窗,既有中国戏剧水袖的意蕴,又突破了陈规,令人称绝。

话剧 人偶剧 芭蕾舞剧  多姿多彩

  12月6日和12月16日(闭幕式)在广州市木偶艺术中心剧场上演的人偶剧《八层半》,故事发生在这个我们熟悉而又纷杂喧嚣的都市,妈妈带领着小笛无意中触发了机关,科学馆隐藏的八层半开启了。这是一个关于绿色的童话,这是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这是一支关于生命的歌。

  广州本土儿童幻想人偶剧《八层半》,与一般儿童剧题材有所不同的是,《八层半》是首个环保题材人偶剧,描述了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纷杂喧嚣的都市,妈妈带领着小笛来到科学馆参观。不料,小笛无意中触发了机关,科学馆隐藏的八层半开启了……

  据透露,这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出品,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演出的儿童幻想人偶剧《八层半》意在打造中国的《狮子王》。

  此剧由中国舞台奖项大满贯的《天籁》导演傅勇凡执导;编剧是上海戏剧学院博士、青年编剧钱珏;舞美设计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舞美设计穆怀恂;音乐创作是著名作曲家石松;小笛扮演者是专门从上海儿童艺术剧院聘来的青年演员高珊。出品单位请来了中国木偶界大师——中国木偶剧团刘霁老师、上海木偶剧团钱时信老师一同进行木偶的设计,还专程到扬州请扬州木偶团帮助制作。

  据悉,《八层半》将参演广东省艺术节、广州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剧目汇演、全国儿童优秀剧目展演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该剧还将于12月2日在广东省艺术节演出。

  12月8日在黄花岗剧院上演的广州芭蕾舞团芭蕾舞剧《人间有情(D小提琴协奏曲)》,根据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创作于1982年的《小提琴协奏曲》而改编,由傅姝和王志伟主演。该作品音乐是音乐界公认的建国以来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编导准确地把握住音乐的精神,在行云流水般展开的舞蹈中抒发了人与自然,人与时代变迁之间灵犀相通,和谐相得的激情,这是一曲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颂歌。

  《人间有情》的主创人员说,该剧从抗震救灾中找到灵感,在舞蹈动作上融合了芭蕾、现代舞和民族舞的风格,将以一种都市化的语言向观众表达音乐情绪,更要表达人性的张力。

  《人间有情》的编导潘家斌、李莹是对夫妻档,他们想在舞蹈之中表达一种音乐情绪,更要展现人性。在舞蹈的铺排中,他们要表达的东西是——生活本来可能很完满,但总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把它打破;然而面对着灾难与折磨,又特别考验人的精神与斗志。全剧在杜鸣心的音乐下,舞者在圆满与突变之中,表现出特别的激进与奋斗张力。

  《人间有情》以双人舞和三人舞贯穿全场,配合有众多华丽的集体舞,有一种“力量”与“拯救”的意味。全剧舞姿亮丽活泼,流畅好看,中间出现了不少在芭蕾舞中少见的高难动作如“双膝对顶”等。

  这出剧摒弃了古典芭蕾的那种连接干净、中规中矩的套路。古典芭蕾强调的高雅、后背的挺直,在这出剧里都被打破了。在动作的有效伸展度方面,首先打破了古典芭蕾所要求的那种重心,把重心放在脚尖上,这样更有表现力,人的身体也更舒展得开。这出剧除了有古典芭蕾的柔软,编排上也吸收了现代舞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动作上的随心所欲,同时还有民族舞的细腻、内敛等,都融在了一起。整个剧给人的感觉,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

  12月7日在南方剧院上演的话剧《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得到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由广州话剧团制作,是都市白领情感轻喜剧之一。

  该剧按1比1比例复制的单元房不仅客厅、卧室皆有,甚至连厨房里的灶具和卫生间的马桶都一应俱全。此次的演出中,演员不仅在舞台上啃黄瓜、喝啤酒,甚至还炒菜、涮火锅,以至于整个舞台时而弥漫着黄瓜的清香,时而又升腾着炒青椒鸡蛋而冒出的烟。不过全剧的生活气息并不仅于上,舞台上每间屋子的墙壁仅用一层薄纱来示意,演员甚至就在薄纱后换衣服。

  立足本土文化,凸现岭南特色。12月12日在黄花岗剧院上演的大型历史剧《南越王》,由广州话剧团演出。大型本土历史话剧《南越王》以其庞大的阵容,精心的组合,丰富的视觉效果,现场艺术的表演魅力与美学精神,以及贯穿在里面的浩瀚的历史文化,将成为大众获得艺术和历史再教育的一场文化盛宴。

  《南越王》浓缩了南越王赵佗从30岁到106岁的一些珍贵历史文化瞬间,通过赵佗在秦始皇时期如何受命南越、在楚汉相争时期如何称王、在吕后时期如何称帝以及在刘邦时期和文帝时期“两次归汉”的历史故事,展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南越并入中原版图时的那些悲欢历史。

  广州话剧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历史剧《南越王》,借讲述南越王赵佗的故事,来探索广州本土文化形成的源流。该剧以赵佗的故事为中心,通过他与俞勉、陆贾等人各自代表着的政治文化力量所发生的戏剧矛盾与冲突,将这三种文化象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话剧尾声,赵佗决定顺应时势再次归汉,这既是南越人民的普遍心声,也是中原百姓的愿望,三人携手共唱贯穿全剧的中原民谣,气动山河,象征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让广东人了解自己的祖先,让大家知道南北文化一脉相承,让外界了解到岭南文化的包容性,是本剧的良好愿望,本剧男主角赵佗的扮演者张页川说,该剧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观众喜欢,能够给予观众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

  《南越王》获文化部“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在广州市第六届广州市文艺奖的评选中,《南越王》荣获一等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