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在华日本人:对安倍的行为感到气恼
作者:陈霄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6229  更新时间:2014/1/15 10:09:11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编者按
       近年来,中日两国关系风波不断。不久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各方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安倍的这一行为,无异于给本就不平静的中日关系添加了“助燃剂”。中日关系紧张再度升级。
       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引发许多担忧。旅居中国的日本人担心他们的安全会不会受到威胁;旅居日本的中国公民也有同样的担心;在华日本企业也很忧心再次遭到抵制,他们对于2012年抵制日货的记忆心有余悸。
       这组报道选取了在华日本企业和日本人以及在日本的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风波下的生存状态与感受。虽只是一些片段,但管中窥豹,这些感受多少反映了眼下的民间心态。


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1月11日,周六,北京。清华大学东门外的一家咖啡馆。
       阳光透过玻璃静静地照进来,穿着格子衬衫的大林建儿(化名),喝着咖啡在电脑前忙碌,闲暇时,他喜欢在这个安静的地方,以前是学习,现在是工作。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如果没有人和他搭话,很少有人会去猜测他的国籍。但他一开口,羞涩而略卡壳的有口音普通话,就暴露了他外籍人的身份。
       不管国人怎么评价,别人怎么不理解,来自日本的大林建儿仍然坚持认为,留在中国是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中国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来中国?他回答说他喜欢中国。中国朋友很好奇,告诉他许多中国人都想离开,想到国外去。“但确实中国有它美丽的地方,有它吸引人的地方。”这位30多岁的日本人很认真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
       因此,前些日子回日本探亲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时,这位中国女婿感到“非常生气和失望”。对安倍的行为感到气恼,这可能是在华日本人圈子里最近弥漫着的一种情绪。
       此时,2012年因钓鱼岛风波引发的中国反日情绪高涨、多地爆发反日游行的情形,至今仍无法令人淡忘。在华日本人担心,安倍参拜行为同样可能会引发上述对抗情绪,他们的人身安全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非常非常生气,(安倍)作为首相,既不考虑别的国家的感情,无视于国际影响,也不考虑到自己国民的人身安全,他的行为真是非常的自私!”大林建儿批评说。
       目前没有权威的数据说明到底有多少在华日本人,但这个数量在不断缩减却是事实,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08年在华日本人数为12万余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1977人。
       但显然,安倍的参拜行为并不像当年的钓鱼岛国有化那样引起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多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在华日本人均表示,目前他们各方面均没有受到此事件的任何影响。

       “主要是心理上的紧张”

       2013年12月26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当天,大林建儿就收到了日本驻华大使馆发来的邮件,那是一封警告信。
       使馆提请在华日本人或者来华出差旅游的日本人注意,基于安倍的参拜行为,今后中国可能出现对日感情的恶化,外出时要注意周围的情况,特别注意人多的地方,不要靠近抗日活动、游行场所;与中国人接触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和态度;不要跟日本人一起在公众场合作出引人注目的行为。邮件同时告诉大家,目前使馆没有收到抗日游行的具体通报,若有新消息,会及时告知。
       “使馆还算关心我们,可惜首相不关心我们。”大林建儿笑了笑。
       他承认自己远没有2012年那么紧张。彼时日本宣布钓鱼岛(日本称为尖阁列岛)国有化,引起中国官方和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那时候打开电视,看到讨论中日关系的新闻节目,中国媒体严厉批评日本政府的行为,并分析日本的军事力量,“感觉战争似乎要一触即发”,各地又爆发了多起反日游行,大林建儿坦言自己虽未亲历现场,也觉得比较害怕。
       但他很快说明,自己和周围的日本朋友其实并未遭遇到什么尴尬事件,最主要还是心理上的紧张。
       “当时我在公开的场合不敢说日语,包括坐地铁、打车和走路打电话的时候。”得知自己的朋友在打车时透露身份被拒载后,大林建儿在赶时间打车时也不敢告诉司机自己的真实国籍,偏偏那段时间出租车司机喜欢探听那些有外国口音的亚洲人面孔乘客的来源地,他只好骗他们说:“我是韩国人。”
       现在回想起来,大林建儿自己都觉得很好笑,真的是怕麻烦,万一被拒还得去找另一辆车。
       来中国求学5年的仓重拓比他的日本朋友们要更大胆一些。2012年9月,中国反日情绪最高涨的时候,他没有理会大使馆的警告信,仍然跑到北京的日本大使馆前去近距离观察了中国民众的反日游行。
       “我感到挺意外,游行现场很和平,各种年龄层的民众像散步一样,气氛轻松,没有什么激烈的言行。”他向法治周末记者回忆。
       打车时仓重拓也没有像他的同胞一样隐藏自己的身份。在地铁上,他照旧拿出自己的日文书来阅读,却什么事也没发生。
       事后他承认自己其实也比较紧张,他解释说:“但我心里却确认一点,即使他们知道我是日本人,也不会打我。”
       与大林建儿一样,这位坚信要理解现在就必须先了解过去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现在也已娶了一名中国女子为妻,成为了中国女婿。这是他来华5年完成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则是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通过回顾那个时代的中日关系,来思考现在的中日关系。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