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开发遭诟病
“2011年法门寺提出上市有两个目的,一是争取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二是获取二期开发资金”,一位对法门寺景区运作熟悉的人士透露,“由于法门寺景区主要是曲江文投管理,以商业化的模式经营,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佛教界和僧人的反对,最终在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的争夺中落败于无锡灵山”。
目前,国内的佛教名山虽然都有商业开发的内容,包括像少林寺、普陀山等,不过建设开发和运营主要是以佛教团体为主导。而在法门寺景区,法门寺古寺只是获得部分门票分成,经营和管理由曲江文投来运作,这成为了遭到宗教界诟病的主要原因。
举一个例子,当游客进入法门寺景区之后,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向功德箱内捐献了现金,但是这些钱实际上并不是捐献给了法门寺,而是由景区获得。只有古寺内的功德箱,才属于法门寺所有。
法门寺事务管理小组的一位法师介绍:“2009年景区开放时,曲江文投曾经想连古寺内的功德箱钱款也一并收缴,不过由于僧人极力反对才最终作罢”。
在上述人士看来,法门寺上市可谓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法门寺景区没有国家颁布的佛教宗教场所资质,如果是以一个企业的形式上市,景区内供奉的佛指舍利等国家文物算谁的资产?从事佛龛供奉、佛像供奉等销售行为与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也有冲突”。
针对法门寺上市的话题,唐喆表示,以他这样的级别从来没有看到上市的相关文件。唐喆回忆了2011年5月举办的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时的场景,“当时没听到总经理刘兵谈到上市,只是后来在媒体上看到了相关内容。上市没那么简单,应该需要很多条件和资格限制”。
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曲江文投有着丰富的经验,不过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有特殊性。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和大雁塔休闲景区等景观,与佛教、道教宗教场所有着本质的区别,商业开发应该避免逾越宗教信仰的底线,这也是为何近期市场对于曲江文旅旗下的财神庙打包注入ST长信争议颇大的原因。
在法门寺景区内,曲江文投进行了招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铺面实际上属于承包性质,商人的逐利与佛教徒、游客的信仰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走在合十舍利塔内,一些穿着僧衣的僧人在佛像前参拜,法门寺景区管委会的人员直言:“这些僧人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肯定不是法门寺的僧人。这里不是宗教场所,他们绝对不会来”。
管委会人员指了右侧的抄经处,“这些地方都是个人承包的,以前除了抄经,还有解经的业务。游客来这里抄写经书,收取一定费用是可以的,但是假冒僧人帮助解说经文,就违反宗教事务条例了”。
据宝鸡市旅游管理部门介绍,2009年5月开业到2011年5月的两年期间,法门寺景区的旅游投诉次数占全市95%。在全省的主要旅游景点中,法门寺投诉也排在首位,几乎成为了“重灾区”,主要是承包商户假借佛教名义收取大额钱财。法门寺景区管委会人员介绍:“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五一假期没有一起投诉。不过,近期违规行为有所抬头”。
中国证券报记者得到了一份2012年6月7日的报案材料显示,一位哈尔滨政府部门的游客随团赴法门寺游玩,在参观舍利塔过程中,有“僧人”给其念咒净身,并游说进行供灯。游客讲述,“僧人”引导他做了中圆满,收费39999元,在划走银行卡中的29999元之后,由于余额不足才作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