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象的牙膏”化学实验,在家可以做
作者:张 艳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707  更新时间:2012/5/28 9:06:29  文章录入:muna888  责任编辑:海波

    最近有个叫“大象牙膏”的化学实验在微博上很火,原理名字听着有点吓人,其实原理很简单:让双氧水在碘盐催化下瞬间分解为大量水和氧气,再加上一点洗洁精及色素,就可以像魔术一样变出色彩缤纷的泡沫。说到这儿,很多《生活大爆炸》迷举手了:这不是“谢耳朵的复仇”吗?没错,这个实验所需原料简单、实验环境不拘、视觉效果震撼、难度不高危险不大……结论是:你可以在家里试试看哦。

<br><br>  1

      扬子晚报记者 张 艳

  很神奇!原来这就是“谢耳朵的复仇”

  “科学松鼠会”的微博最近推荐了这个被称为“大象牙膏(Elephant"s Toothpaste)”的实验,在视频当中,两位实验人员在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氧水)中加入了适量洗洁精一类的发泡剂,并混入一定红颜色的色素,然后将碘化钾溶液迅速倒入盛着过氧化氢溶液的细口瓶当中,于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大量浅红色的泡沫从瓶口涌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接下来的实验换上浓度高于30%的双氧水,最后的实验效果更加惊人:泡沫像喷泉一样喷出,还带着汩汩热气!这样几种简单的实验道具居然产生了如此的震撼视觉效果让网友感叹科学的神奇,同时很多勤奋好学的《生活大爆炸》迷不禁举手提问:谢耳朵在第三季的《生活大爆炸》中貌似就玩过这个吧?没错,回忆起“谢耳朵的复仇”的剧情,谢耳朵也是这么说的:“一剂过氧化氢,再加一剂饱和的碘化钾,再加普通的洗碗剂,就会放热,释放出氧”……于是网友直呼“碉堡了!”“原来这个大象牙膏就是谢耳朵的配方,有了理论支持,我们也找个机会试试!”

  手痒了?在家庭实验室自己动手吧!

  仔细看看可以发现,这几样实验道具都不是什么实验室才有的危险专业试剂,实验过程也简单操作,谢耳朵不就是在家里操作的吗,于是很多网友不禁跃跃欲试。记者也加入了这个好奇的阵营,家用的双氧水加入洗洁精,再混入几滴红色的液体颜料,然后迅速加入食用碘盐的溶液……实验效果是:第一次因为实验顺序颠倒而失败,第二次终于成功地看到牙膏状泡沫从矿泉水瓶充当的实验容器口不断涌出!不过因为家用双氧水的浓度只有3%,家里炒菜的碘盐成分也不是太“纯粹”,再加上操作比较不纯熟,实验做出的“牙膏”从规模到气势都要比视频中稍逊一筹,不过基本成功。而“科学松鼠会”也建议手痒的网友们:“自己玩的话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家庭版本:6%的双氧水+洗洁精+干酵母(催化剂),食用色素属于可选非必须”。另外,因为这个实验会放热而且实验过程也会有液态喷发,所以提醒网友们记得“手套和护目镜依然不可少喔,安全第一!”而这个“膨胀”反应实验也让网友联想到科学松鼠会不久前推荐过的一个异曲同工的著名的“法老之蛇”实验:硫氰化汞受热易分解,会因体积迅速膨胀,曲折生长成蛇形。那个实验从视频中看也是相当具有神奇的视觉冲击力,不过因为硫氰化汞燃烧产生剧毒物质,硫氰化汞本身也有毒,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童鞋们就不要在家里尝试啦!

  原理嘛,其实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

  “拥有"大象牙膏"和"法老之蛇"的化学技术,在古代估计可以开创一个宗教宗派了”,“法老之蛇和铝热反应也很好玩”,“舞台上的特效泡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可乐加曼妥思几秒钟内喷出高达半米的可乐喷泉的实验”……

  网友们对此“大象牙膏”的实验兴趣勃勃,也有网友在感慨化学的神奇,一个枯燥的方程式变成现实居然如此震撼,那么这个化学原理又是怎样、是否一样复杂呢?记者采访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陈家庆,他简单分析道:“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为氢和氧的一种化合物,碘化钾是催化剂,在不改变物质成分的前提下催化双氧水中氢和氧的分离,可以让过氧化氢分离成水合氧气,大量氧气溢出的过程中遇到洗洁精等发泡剂就会产生试验中的效果,使泡沫喷涌而出”,其实这个实验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在初中的化学课上就尝试过,就是在过氧化氢中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后生成了水和氧气,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这个实验当时我们用来证明氧气的存在,亲们还记得吗?其实“大象牙膏”的延伸实验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这些充满氧气的泡沫,复燃现象明显,因为这些泡沫储存着氧气呢!此外,陈家庆还提醒跃跃欲试的网友们:“这个反应是放热的,小心不要烫到了。所以尽管难度不高危险不大,小孩子还是不要单独操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