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您好
此文我们曾向牡丹江民心网反应,不知是教育局管理员留下未发,还是领导不理,总之是没有回复。可能有人想就这样将之拖黄,但我们是不会放弃的。民心网不答复,我们再向你反映,我们一定要讨个公道,这太令我们这些兢兢业业工作多年,久未评上职称的教师气愤和寒心了,同时也令我们沮丧和气馁。
事情是这样的:
牡丹江的教师们都有一个体会,这几年中高级职称评聘越来越难,发放到学校的指标越来越少。可是今年却有一怪现象:教育局正常给到各个学校的指标很少,很多学校都是1个名额,甚至个别学校没有名额,可却有许多教师能“要”来名额,甚至有些学校老师自己“要”来的名额比正常给到学校的名额要多很多。当然我们都知道“要”是不能白要的,也不是谁都能要来的。这让我们这些没有门路的老师很不平衡。我们甚至想是不是人社局分到教育局的名额本来就不是教育局下放到各校的这几个名额,而是比这多,多出来的名额被教育局的某些人用来做来权钱交易了。
更令我们难以理解的是:我们听说今年保健所的孙彤瑜评上了高教,她很多年前就到了保健所不再上课了,她是走什么系列顶上高教的?如果走教师系列,她多年不上课了,她走的是什么学科定的高教?如果说走管理系列,不知道她又做的是什么管理工作?
若果说她是老教师,年龄大,定上高教了,我们也可以理解,可她才30多岁,她凭什么定的?难道就是因为她姐姐是市教育局的人事科长?!
以上问题请教育局主管职称评定的主管领导给与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