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讯网特约撰稿 李忠卿
大方、健谈,是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给人的第一印象,她的成熟与干练,更与18岁的年龄显得极不相符。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只能读个独立学院,但新加坡一所大学却在一次面试之后就预录了她,还给了她20万元的奖学金。(见7月13日《楚天都市报》)
445分,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绩,想上一所名校几乎不可能,想必考生张孟苏早就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出乎意料的是,张孟苏不仅被国外一所大学当场录取了,而且还获得20万元奖学金,换句话说,张孟苏在国外学习期间再不用为学费而发愁了。
只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张孟苏到武大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不巧下了暴雨,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拆雨篷,因为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张孟苏见状就走过去帮她的忙。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感染了坐在一旁的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机遇就这样不期而遇,张孟苏赢得了宝贵的去国外深造机会。
是巧合和偶然吗?我看都不是。下暴雨与张孟苏本毫无干系,你拆你的雨篷,我回我的家,没有谁强迫你帮忙,更想不到一次乐于助人竟然被有心人那么看中。可见,张孟苏的助人为乐决不是为了刻意得到什么,而是天性与习惯使然,如果平时不是经常做好事,而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就不会出手相助。
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不是傻子,他们看中的恰恰是张孟苏主动与人交往与合作、乐于助人的内在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道德素养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偏费、忽视了个人品德,即便学习成绩再好,也难以获得高等学府、用人单位青睐与认可。机遇是平等的,并不会垂青于某个人,关键是你能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住机遇,或许这正是低分女生被国外大学录取给我们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