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法律底线不能丢:不要以胜败论企业,要以企业发展的过程评价企业”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仇飞 发自湖北武汉
“腾讯法务之道也是腾讯公司成长的缩影,是腾讯发展之道。”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对腾讯法务体系的评价。
4月18日,2014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国际研讨会开幕的前一天,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终身荣誉顾问陈一丹先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畅谈腾讯法务之道。当日,陈一丹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一手打造法务体系
1998年腾讯公司创立,具有法律背景的创始人陈一丹承担起了公司的合同审核、用户协议起草、内部管理规范制定等具体法务工作。
“我在创立公司之前只为家里人打过一次官司,虽然赢了,但过程中感觉身心疲累,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两败俱伤。所以我要把公司法务做好,防范风险,避免打官司。”陈一丹的这段话道出了腾讯法务设立的初衷。
随着业务的发展、上市的需要和腾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腾讯的法务工作逐渐转变为由专人负责法务和专利工作。
2004年,腾讯公司上市后。于2005年和2012年分别对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法务团队也进行了两次调整。
第一次调整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基于公司上市后的合规需求,设立了首席法律顾问;二是在法务架构上设立了专门的法务部,包括综合法务组(负责直接对接业务、诉讼、投资并购)和知识产权组(负责商标、版权登记)。
2012年的第二次调整整合专利团队后,设立了三个部门:成立法务综合部,负责为公司业务提供法律事务支持及法律风险管理,同时负责诉讼争议事务、法律研究、法务管理和团队建设;成立知识产权部,统一负责公司专利、商标、版权、域名、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确权、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战略规划与执行;成立合规交易部,负责公司治理、上市合规、融资、兼并收购、大规模技术交易、产品国际化及境外风险控制、海外分公司、境外HR等方面的法务支持及相关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根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年底,国内颁布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总数达62项。腾讯积极布局法律研究,成立了业内第一个法律研究中心,对行业热点、难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并与学术界进行探讨,向立法机关反馈行业经验和行业意见。在最近的架构调整中设立了公共战略研究部,并正在筹建以社会科学为研究范畴的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
至此,腾讯法务体系走向成熟。而法务工作也贯穿在腾讯一些横向的组织架构中,比如在董事会设立有合规管理委员会;公司内部设立跨部门的法律委员会、税务管理委员会、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