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北漂族涿州买房买出烦恼
·邢台清河县生态环境局监管失职,星…
·涿州德厚康药店,宰客有点狠
·河北涿州一位水岸花城业主的血泪哭…
·涿州义和庄童星幼儿园教师无证教学…
·在河北涿州九里京城购买楼层被取消…
·一季度河北查处食药案件2294件,典…
·涿州翡翠城夜晚数百人对峙,大批特…
点击TOP(10)  
·北漂族涿州买房买出烦恼
·邢台清河县生态环境局监管失职,星…
·涿州德厚康药店,宰客有点狠
·河北涿州一位水岸花城业主的血泪哭…
·涿州义和庄童星幼儿园教师无证教学…
·在河北涿州九里京城购买楼层被取消…
·一季度河北查处食药案件2294件,典…
·涿州翡翠城夜晚数百人对峙,大批特…
·河北省交管局原副局长之妻非法占地…
·河北平泉矿区青山在呼救:群众安全…
图片文章  

北漂族涿州买房买出…

邢台清河县生态环境…

涿州德厚康药店,宰…

河北涿州一位水岸花…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河北频道 >> 河北民生 >> 正文
河北威县教育局录用191大学生后强行要求捐款
文章来源:cctv 中国法宣网作者:焦点访谈 点击数:11432 更新时间:2009/10/2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法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法宣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中国法宣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法宣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河北威县教育局录用191大学生后强行要求捐款〗的最新评论:

    央视《焦点访谈》2009年10月27日播出“河北威县教育局录用191大学生后强行要求捐款 ”,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大学毕业以后,如果能走上中小学老师的岗位,对于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前不久,河北省威县就给了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这样一个机会,公开招聘,层层考试,500多名高校毕业生择优录用了191位,充实到全县中小学的教学一线。可是让这191位选拔胜出者没有想到的是,10月中旬,就在他们刚刚上班没多久就被告知要捐款,专科毕业生捐5万,本科毕业生捐3万,名目是“捐资助教”。

    解说:

    10月19号上午,正当记者在威县采访,有教师反映,一些已经在银行交了款的教师,正在威县教育局用银行的存单换领教育局开具的收据,记者随即赶到这里。

    记者:

    这是在工商银行交的,这是建设银行,这是建设银行。

    这是什么钱?

    韩能文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财务股工作人员:

    这是捐资助教款。

    记者:

    捐资助教款。

    韩能文:

    嗯。

    记者:

    干什么用?

    韩能文:

    那我就说不清了。

    记者:

    是自愿的吗?

    韩能文:

    应该是。

    解说:

    记者从这些交款单上看到,捐款的收款单位是威县教育局教育集中支付中心,经现场清点,共有交款单82张,也就是说截止到10月19号上午,至少有82人捐了款。

    据这位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82位捐款者全都是今年通过考试被录用的年轻教师。记者发现,虽然这些教师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捐款数额却高的惊人,不是五万就是三万。

    记者:

    五万元,五万元,五万元,这是三万元,这三万元是怎么说的?

    韩能文:

    一个专科,一个本科。

    记者:

    专科是五万元,本科是三万元。

    韩能文:

    专接本三万元。

    记者:

    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

    韩能文:

    上面领导定的,咱说不清。

    记者:

    哪个领导定的?

    韩能文:

    教育局领导叫我收我就收。

    解说:

    既然通过了考试被正式录用,那这些年轻的教师,为何还要捐出数万元呢?在威县教育局,记者采访了张宏局长,张局长承认,在这次募捐之前,局里确曾进行过动员和号召。

    记者:

    通过什么方式来号召?

    张宏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局长:

    通过教师节大会的时候,说了一下。

    记者:

    跟哪些人说?

    张宏:

    跟一些校长。

    记者:

    当时跟校长是怎么说的?

    张宏:

    就是说可以自愿捐助教育,可以宣传宣传,可以动员动员,但是不要硬性规定,我说咱们威县再穷,咱们不能从这上面刮,我是这样说的。

    记者:

    这次捐资助教的活动,这次在多大范围内开展?

    张宏:

    这次只能是这次招录的老师中开展,本着自愿,愿捐就捐,不愿捐就拉倒。

    解说:

    张局长一再强调,教育局只是进行过宣传和动员,捐款则完全是老师们自发和自愿的行为。

    张宏:

    县上也没有明文规定,教育局来说也没有明文规定,我们光是把账户给他们,捐款的账户,自愿捐。

    记者:

    专科五万块钱,专接本三万块钱,这个标准是怎么定下来的?

    张宏:

    这个标准是没有硬性规定,都是说三万也可以,五万也行,他们听到这个了,多多益善,三万也行,五万也行,都是这么说的。

    解说:

    为证实自己的说法,张局长还带着记者跑了两所学校,找到几位新录用的老师,让他们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

    这次捐款活动是哪个机构发起的,是学校发起的,还是县里面发起的?

    陈永夫 河北省威县牛寨小学教师:

    这个不知道,没有说这个,都是自愿交的。

    记者:

    自愿的。

    陈永夫:

    嗯。

    记者:

    自己突然想起来了。

    陈永夫:

    对,对,对。

    解说:

    这位老师捐了五万元,照他的说法,自己捐款纯属自愿。

    记者:

    为什么会想起来这样捐款呢?

    魏艳华 河北省威县枣园中学教师:

    赶上机会了。

    记者:

    赶什么机会?

    魏艳华:

    招聘嘛。

    记者:

    招聘跟捐款有什么关系呢?

    魏艳华:

    感到成为真正的老师,自豪。

    解说:

    这位老师则将捐款的原因归结为赶上了好时候,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的自豪感,促使她做出了捐出五万元巨款的举动。那么,这些老师们又是如何筹措这笔钱的呢?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记者来到了一位老师的家里。

    记者:

    家里面几亩地?

    陈永夫:

    有十来亩地。

    记者:

    全部种的棉花。

    陈永夫:

    一般都是棉花。

    记者:

    收入情况怎么样呢一年?

    陈永夫的妻子:

    差不多,今年,雨水,今年光下雨。

    记者:

    今年收成不太好。

    陈永夫的妻子:

    嗯,涝了不少。

    解说:

    陈永夫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上大专的几年里就花去了不少钱,2004年毕业后,由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他一直在一家私立学校临时代课,加上妻子务农的收入,全家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而这次陈永夫一捐就是五万元。

    记者:

    这个钱怎么筹呢?

    陈永夫:

    都是这几年攒的,在私立学校干了几年。

    记者:

    在那个学校工资多少?

    陈永夫:

    就是千把块钱。

    记者:

    一千块钱左右。

    陈永夫:

    对。

    记者:

    那你这五万块钱相当于把你这几年,不吃不喝的工资全交了。

    解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威县是个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几万元对于一个当地的普通家庭来讲,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而这些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还没有领到工资的年轻教师,要拿出三万或五万元的捐款,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

    到今天为止,82位老师交了捐款,他们的经济情况,能交得起这些捐款吗?

    张宏:

    这个实事求是地说,不太清楚。

    解说:

    那么,这些教师究竟是怎样自发自愿地捐出了三万元和五万元捐款的呢?在威县采访期间,一位刚刚交完捐款的教师,向记者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知情人:

    10月13号星期二的时候,校区校长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就说每人交五万块钱,然后就立马入正式编制,不交的就开除,就不能再教书了。

    记者:

    这个话是你猜测的,还是现场听到的?

    知情人:

    现场听到的,校长亲自讲的,校长亲自这样讲的,还跟我们说不要对外面说,谁要是上访,去投诉这个事情,也就是开除。

    解说:

    这位教师对记者说,捐资助教本来是件高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这种做法,既违背了老师们的意愿,也玷污了捐资助教的纯洁性。

    记者:

    收这个你自己也认为不合理,但是为什么还去交呢?

    知情人:

    没办法,你不交就没有这个工作了,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太大,有这个机会就考了,既然考上了就想珍惜这份工作,毕竟还比较稳定,这份工作。

    解说:

    就这样,从10月14号开始,短短几天的时间,80多位老师交上了捐款,几百万元装进了威县教育局的钱袋子。

    记者:

    这笔钱有没有什么安排,怎么用?

    张宏:

    现在你说计划安排还没有,将来以后这部分款怎么办,还得正儿八经开会研究。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我们的记者采访以后,河北威县县委和县政府给《焦点访谈》发来信函说:“在新招录教师中开展自愿捐资助教活动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决定予以彻底纠正,退回已捐资金。”钱虽然拿回来了,但是心还不踏实,因为不交钱走人,向上级告状也走人,实在是让这些新教师们担心,辛辛苦苦考来的工作会不会因此而丢掉。

    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而威县教育局之所以敢于让就职者“被捐款”,正是基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的毕业生众多,不怕招不来人。真的希望这种“被捐款”的事情,别再让求职若渴的大学毕业生们遭遇到了。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