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邯郸:遍地开花的高息集资
作者:蒲晓磊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18452  更新时间:2014/5/7 8:51:18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一家合作社的“前车之鉴”

       “尊敬的代办及储户,贷款我在努力地跑,请你们耐心等待和放心,钱下来了谁的钱也不会欠,至此给你们说声抱歉!”有着近10万农户加入、吸收1.4亿多元股金的河北伟光集团老板高英伟,在发出这条短信之后杳无音讯。
       时间回溯至2010年年底,伟光集团先后在邯郸市的十几个县和市区,开办了几十家“伟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该合作社开始了吸收存款的民间借贷之路。
       伟光合作社在吸收存款时采用的手法,与华银集团极为相似:有自己的实业,提供高额利率,在各村设置代理点。
       拥有自己的实业。在伟光的对外宣传中,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整个伟光集团发展的完美补充。老板高英伟以经营煤炭运输起家,旗下有一支运输车队。但实际情况是,在邯郸市广平县新华营村原伟光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去年9月份已经被他人承包。而基地旁边的煤场也已是一片荒凉,厂房余下的一堆煤在去年就已经被高英伟向银行进行了抵押贷款,整个煤场已经没一分钱的资产属于伟光。
       提供高额利率。据媒体报道,一张2011年“伟光专业合作社入社股金红利计算表”显示,只要农民自愿以资金入社,就可以按期分红,合作社的股金利率要比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高出一倍。据伟光宣传册所称,到2012年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伟光专业合作社入社人数就达到了8万多人,分社共计27家。到了2013年,入社人数已经突破了10万。
       “总社-分社-代办点”的三级架构。伟光总部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学军街28号,并在每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社分社,分社下面是代办点,代办点分布到每一个村。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代办员,他们负责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吸纳农民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成为社员。各个村代办员吸收到的农民资金在分社汇合,然后再由分社上交给总部。代办员发展社员可获得提成,提成按照股金金额和入社期限来算。
       以实业作为吸引存款的保证,让存款户感到放心。通过高额利率,将存款户的钱吸引过来。通过代理点的市场拓展,再将存款的雪球迅速滚大。3年时间,伟光合作社迅速吸收存款1.4亿多元。
       但随着公司老板高英伟的跑路,这些钱款也消失不见。据悉,邯郸市公安局已经对伟光事件立案侦查,但10万多存款户的钱是否能够拿回,还是个未知数。

       公安机关前后不一的判断

       今年1月12日,法治周末记者曾经到曲周县公安局就此事进行采访。接受采访的经侦大队杨队长称,“将赊购棉花的钱转成存款”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听说。杨队长称,记者反映的情况还需要核实,如果属实,华银企业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但具体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集资诈骗罪,还需要调查清楚后才能认定。
       时隔3个多月,4月24日,法治周末记者再次来到曲周县,发现华银公司一切如故,只不过将存款单改作了“借款凭证”,这种“借款凭证”套花机打,纸张更厚实一些,颇似银行的正规存款单,月利率一栏仍写着“壹分”。
       “据我所知没有立案,曲周县这类案件很多,经侦大队人员少,怎能办得过来?”曲周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康民清接待记者时说。他表示要联系杨队长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第三天,康民清致电记者,一改之前杨队长的说法,经侦大队认为这是企业欠货款或民间借贷行为,没有一名存款人到公安机关报案,不涉嫌刑事犯罪。同时,康民清表示,公安局会督促华银公司尽快还掉借欠款,以免给“这些人”造成损失。
       “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这样的宣传标语在曲周县到处可以看到。而同样并不少见的现象,就是像华银公司这种办理存款业务的合作社。
       “到企业去存款已经司空见惯,我们都不觉得这违法,个人得实惠,也方便了企业,只要不出现卷款外逃或完全亏掉的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会过问。”几位公职人员如此告诉记者。
       在曲周县调查期间,“揽头”韩静海告诉记者,像华银公司这样吸收存款的工厂,有30来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