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讯网,法制报道,发展快报,中国改革发展,舆论维权,记者调查,记者观察,法制新闻,法制建设,法制教育,法制之窗,法制论谈,法律法规. 法讯网系由多家媒体联合主办的法治类网站。得到GOOGLE、百度度、搜狗、搜搜、有道、中搜等各大新闻搜索网站的亲睐。在法治类新闻网站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法讯网坚持法治至上,反映民情民生,传递法制信息,提供法律服务,拓展法律资源。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百姓合法权益--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讯论坛 | 法讯资讯 | 人民监督 | 法治视点 | 法制经济 | 法制课堂 | 法治杂谈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中国民声 | 生活频道 | 信息广角 | 法律法规 | 地方资讯 | 重庆频道 | 浙江频道 | 广西频道 | 艺术长廊 | |
|
|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胡铁军
被盗前,“辟选书升”牌匾就挂在门楣上。村民供图
南宁市经开区那洪街道办某村有一座黄氏祠堂,挂有两块清代牌匾,自从两年前媒体报道此事后,文物贩子造访不绝,黄家人不得安宁。最近,终于没人再来打扰,因为牌匾被偷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南宁市的许多村子里,都有这样的古牌匾,露天悬挂,破损失修,无人保护。有关部门表示,散落民间的非名贵文物该如何保护和防盗,是个难题
古匾深藏不露 曝光后被偷走
6月2日,穿过迷宫似的草莽残垣,记者走进经开区那洪街道办某村这座老房子,破旧的砖瓦梁壁,散发着历史的久远气息。户主黄先生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黄氏祠堂,挂有两块“辟选书升”和“名著虎闱”字样的牌匾。据族谱记载,清朝嘉庆六年,族人黄金光考中进士。为了庆祝和纪念,乡民送来牌匾。牌匾长1.5米,高约0.7厘米,以扁桃木制成,有30多公斤重,流传200余年,历经变乱,保存至今。
人怕出名猪怕壮。牌匾挂了几十年都没有事,一曝光就成了抢手货。2008年,一家报纸报道了这两块牌匾,称专家认为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后来电视台也来采访。老宅的宁静就此被打破,前来造访收购者络绎不绝,但都无功而返。黄家一直认为,“祖宗的东西,不能卖”。
文物贩子不死心,隔三差五来问,黄家照例谢绝。今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三,传说中文曲星的生日,“辟选书升”被偷了。黄家报了案,但牌匾至今没有找到。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黄家现在把另一块牌匾藏了起来。周围有牌匾的村子听说此事,人人自危,都不敢再挂。有媒体得知牌匾被盗前来采访时,也被黄家婉拒了。上报纸电视,固然是家族的荣耀,黄家人原本很欢喜,现在却有点后悔,认为当初是“引狼入室”。黄先生就一再叮嘱记者,不要把地址写得太详细。他们希望能回到从前,不为人知,不受打扰。
|
牌匾缺乏保护 逐渐遭受破坏
“辟选书升”牌匾被偷前,就放在大门的横梁上,看守它的,是60多岁的黄先生。大门甚至都没有锁,主人不在家时,外人可以随便出入。这个村子也没多少人居住,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留下老人和儿童守家。村民们说,他们从没想过,会有人来偷牌匾。
|
据文物部门统计,南宁市的农村,有近200块古牌匾,其中许多都缺乏保护。据本报2008年报道,在江南区吴圩镇某村,有两块“文魁”和“武魁”牌匾,因木料结实厚重,被村民用来做家具。良庆区那马镇某村,曾经挂着10多块清代牌匾,有村民用来拼成床板睡觉,如今只剩下3块,其余不知去向。一名走村收购文物的贩子说,上世纪90年代,他曾见过有牌匾被劈为柴火烧掉的。
谁拥有谁保护 政府有心无力
按照《文物保护法》,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通常是“谁拥有,谁保护”。属于私人所有的祖传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个人有保护文物的义务。现实是,许多文物的所有者,有义务保护文物却没有这种能力,而政府部门精力有限,有心无力。
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一陈姓专家表示,民间的非名贵文物,对于研究民俗、历史有一定的价值,但重要性没有达到需要国家去保护的程度,却又足以诱惑不法分子去破坏和盗窃。“文物多,政府力量有限,有些价值连城的文物都遭受破坏,都还保护不过来,哪里轮得到这些牌匾?”该专家感叹,这些牌匾虽然不名贵,却也是不可再生的,不加以保护,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烂。他还说,再过一两百年,如果这些东西都没了,再来追问现在为什么不加以保护,那就迟了。
记者也就此采访了南宁市文化局郑副局长,他介绍说,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南宁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但到乡镇村屯去了解情况时,许多地方有文物也不说。南宁市博物馆拟建一个牌匾专题的展览馆,以征集保存这些牌匾,但如果村民不愿意拿出来,那也没办法。
自治区博物馆的梁书记认为,可以探讨创新的合作模式,比如文物主人的所有权不变,文物交由博物馆修缮、保管和展览,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文物的保护,又能将文物推广到社会,实现其艺术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有人收购牌匾 卖掉好过烂掉?
在农村发现的牌匾等文物,大多流向了文物市场。在南宁市唐山西街的古玩城,就有几家买卖牌匾的古玩店。老板们说,南宁个人收藏牌匾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酒店、茶楼和宾馆,为了附庸风雅,追求古色古香的格调,喜欢买老牌匾。一块品相佳,字意好的牌匾,如前述的“辟选书升”,大约能卖到2000元。
“来路不正的不要。”一古玩店老板说,牌匾肯定会跟某个家族有关,他们很少收本地的牌匾,怕惹麻烦说不清。他店铺里还有许多木雕窗框和家具等,“这都是人家拆旧房子时卖的”。
另一老板则认为,牌匾的买卖在客观上对其有保护作用,“舍得花钱买牌匾的人,当然不会让它毁掉”。这似乎是一个悖论——牌匾在农村,往往是破旧失修不当回事;一旦进入流通市场,反而能得到保护;但它离开了原建筑物,已经失去了其历史内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讯网|本网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 |
中国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09087534号 新闻许可| 网站运营:鑫利易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讯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商务/广告:13261674333 媒体支持/内容合作/网友投稿/新闻报道:010-86753111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Ltp888@126.com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