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30日通报广西部分米粉厂商因串通涨价受到官方严惩,时逢中国西南遭遇百年大旱,引起部分商品价格波动,发改委此举有警示企业勿在天灾时进行价格违法活动之意。
今年1月,广西南宁、柳州部分米粉厂商在南宁市鲜一阁食品厂负责人阙之和等人的组织下,集体提高米粉出厂价格,涨幅超过两成六。受其影响,一些米粉摊点零售价格也纷纷上涨,涨幅在14%左右。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副司长陈志江在此次通报中称,米粉价格波动直接关系民生,且此次涨价风潮又在春节前这一敏感时期,性质较为恶劣。官方此次严惩相关企业,是为起到警示作用,告诫商户应合法经营。
正值中国西南遭遇百年一遇干旱,旱区农作物大面积歉收或绝收,引起部分商品价格波动,中国部分省份大米、油菜籽、糖料等价格近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发改委严惩串通涨价的通报意味明显。
3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司长许昆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防止灾情引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有关部门将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市场价格平稳有序。他并强调,一旦出现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官方将从严查处。
许昆林说,西南地区并非中国粮食主产区,中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库存充裕,“政府完全有能力保持粮食价格稳定”。
米粉是广西民众最常食用的日常食品,南宁、柳州两市日消费量达70万斤以上,厂商的涨价行径引起市民强烈反感。此后,柳州、南宁两地政府在初步确定米粉集体涨价涉嫌价格串通后,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制定了稳定米粉价格、保障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两市米粉市场价格很快回调至涨价前水平。
中国国家发改委在30日的通报中指出,此次广西米粉涨价属于典型的的价格串通案件,违反了《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已对涉案厂家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南宁市鲜一阁食品厂和柳州市兄弟、永财两家米粉生产厂等3家涨价组织者分别被处以10万元人民币罚款,阙之和等5人已因涉嫌强迫交易罪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