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互联网地图整治大幕拉开
作者:李含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1565  更新时间:2015/3/18 8:21:5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互联网地图是如何出炉的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李含

    互联网地图服务行业专业人士王刚(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制作电子地图需要大量的地面数据,这些数据都要通过人工去实地测绘、采集:“工作人员会拿着相关设备,通过车辆行进或者步行,一边实时定位、一边记录路线和地面信息点。在将这些最基础的地面数据收集完成后,还会有人专门对照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核实,进行相关地图信息的精确录入。”

    “地图测绘不仅服务于民,还涉及到很多国家安全的问题,因而我国对于地图测绘以及衍生的相关服务,有着严格的监管,其中有很多常人不知道的政策红线和雷区。”王刚说,“首先,从宏观上来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中明确要求,公开地图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而具体到实地测绘、采集数据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规则要遵守。”

    王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面采集信息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最经常发生的,就是在一些军事管理区等涉密地点,卫兵会对采集数据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等,是为了防范某些不法分子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间谍活动。我们在采集一些数据前,都会提前跟当地政府机关进行报备,不过由于军队有着一整套独立的管理体系,有时候还是会发生一些误会,需要进行沟通才能解决。

    王刚介绍,除了军事领域外,像大型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石油和燃气设施等,以及一些涉密机关单位、桥梁的限高限重和坡度、重要隧道的高度和宽度、甚至公路的路面铺设材料属性等,涉及这些内容的数据信息都是限制的,这些要求在《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中也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对于这些涉密信息,采集单位内部首先会有专人负责进行处理,该删除的删除、该模糊处理的要打上马赛克。有时候我们在互联网地图上看见某一区域周围都有详细的建筑物等信息标识,就它是一片空白,说明这个地方涉及到敏感信息,被处理过了。”王刚说。

    而在内部进行过处理后,还需要将地图内容提交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由国测局的专家再进行审核,从而确保所有不应出现的内容都被处理掉了。

    王刚坦言:“如果国测局的专家发现地图内容中仍然有未处理掉的敏感信息,就会发回相关单位重新修改地图数据,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通过这道事前审查关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王刚表示,在电子地图上线后,国测局如果发现已经上线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存在敏感信息需要删除的,服务提供方应当在24小时内解决掉相关问题。

    “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用户在地图服务中上传某些敏感信息。现在多数互联网地图都可以做到用户上传、更新地图数据、纠错等功能,有些用户会将自己出行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出行地点等信息,标注在互联网地图上,这些信息很可能就会有涉密或者敏感内容在其中,比如某些涉密机关单位、军事设施的位置等,一旦发现,都要及时删除。”王刚说。

    而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些敏感信息外,用户隐私往往也是互联网地图服务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王刚介绍,目前很多互联网地图服务都推出了街景功能。街景功能在上街拍摄时,会涉及到人脸、车牌等个人隐私信息,都需要进行处理。

    “当街景数据拍摄采集完成后,系统中会有图像识别技术,先对人脸、车牌等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并模糊处理;在这之后,还会有专人对街景进行人工审查,标识出可能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进行删除;如果经过这两道程序,还遗漏有未删除的内容涉及用户隐私,在相关服务上线、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用户反馈、举报的方式进行删除。”王刚说。

    王刚表示,看似一张简单的电子地图,实际上包含了海量信息,并且由于这些信息的重要性,让互联网地图行业受到重重监管;但这样的监管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创新和发展。

    王刚举例说道:“比如基于精确地图衍生的无人驾驶技术,在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下,推广应用就十分困难——无人驾驶技术对于地图的精确度要求达到1厘米,而我国对于电子地图的精确度仅仅放开到50米,这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放开对桥梁限高、限重、坡度,隧道宽度、高度等数据的采集、公开显示,也会让无人驾驶技术无法实现。”

    某互联网地图公司政策研究专员李静(化名)也谈道,像国外发展如火如荼的“众包地图”(用户以个人力量提交数据、参与到地图信息的采集中),在我国目前的监管政策下来看,也并不实际。

    “国外如waze、Sensewhere、Open StreetMap等通过用户上传内容制作而成的地图,放在我国就会带来监管上的难题——监管部门无暇顾及海量用户上传的的内容是否合规,而相关企业也会面临沉重的审核压力。”李静说。

    甚至在目前已经开放的互联网地图服务领域,我国也有着自己的国情。

    “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我国所有电子地图数据中的地理坐标(即经纬度)都通过一套保密算法进行了偏移处理,让地图上的地理坐标与实际的地理坐标存在偏移。如果要将地图上的地理坐标与实际地理坐标对应上,就需要通过纠偏算法来恢复。”王刚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

    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国测局于2007年发布的《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其中第三条写到:“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送国家测绘局指定的机构进行空间位置的保密技术处理。”

    王刚表示,这样“处理”的结果,就会让一些并不知情、没有纠偏算法的国外互联网地图服务和应用在中国“水土不服”:“在使用这些服务时,由于是基于GPS卫星定位所获得的实际地理坐标,你就会发现你根据GPS定位所处的位置,并不能对应到地图上的相应位置——有时候一栋建筑物会出现在地图上的一条河里,有时候你开车会从别人的屋顶上‘穿过’。”

    王刚认为,政策监管往往都是落后于技术发展的,如何在权衡国家安全、行业发展、用户权益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未来之路,需要更多人来关注这个领域,来献计献策。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