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抢占学区房那些事
作者:陈霄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2118  更新时间:2014/3/6 11:12:08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年代不同了

       史达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别人分享他的经历,虽然这份更类似于“教训”的经历耗掉了他十年的劳动价格。
       史达的这份悲催经历很适合用那段经典的电影台词做开头:当年,有一个学区房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10年前,史达来到北京工作,2005年时筹备买房,比较巧合,当时看的两处房子价格都是36万元,一处在回龙观,130平方米;一处在中关村,60平方米,是中关村一小的学区房。
       “我觉得(中关村)那房子实在是太破了,而且那么小,相对于大一倍又新的回龙观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史达现在回想起来还无奈地笑话自己,当时还单身,根本就想不到将来遥远的子女教育问题,“认识不到位”。
       2012年,在孩子两岁半时,史达卖掉了回龙观的房子,买了一套中关村的学区房。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60平方米36万元的中关村学区房,如今总价已变成320万元,而自己回龙观的房子才卖了210多万元。
       8年前总价相当的两套房子,8年后的差价竟达到100万元。
       “我10年没换工作单位,一直在现在的研究机构,用的是同一个工资账户,买房时统计了工资总数,于是我非常不幸地发现,我10年工资的总额与这个差价相当。”史达说。     实际上史达对学区房的态度也基本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学区房的变化趋势。他刚工作时,所谓的学区房还不那么热门,中关村的那些名校,通过缴纳赞助费等各种途径基本能够解决,后来他从身边的人那里发现,小孩要进入这样的学校越来越难,直到现在可供选择的似乎只有买学区房一途。
       30多岁的史达通常会劝别人说:“不要以个人的成长经历作为经验来指导子女教育实践,如今的环境,教育不均衡已是现实。”
       “像我们这代人那个时候,教育基本是公平的,好学校差学校区别不大。而现在,差别很大很大。”史达这样的想法源于他身边人的真实经历。他曾经见过比自己年长同事的小孩,受到良好教育与未受到良好教育实有天壤之别。
       史达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造成的,而真的是学校环境造成的”,他也曾见过某些极优秀的研究员的孩子,因为没送到好学校去,结果出了这样那样的事,总之很糟心。
       “学校教育确实不均衡,差别太明显了,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作为家长肯定是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时间在流逝,孩子在长大,机会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史达说。

       总要牺牲一方

       俞莉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要买学区房,因为在结婚前就已经安家朝阳,当时偶尔也会想到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总认为附近的那个不知名的小学区应该够用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似乎都能满足。而且当公务员的老公一直也说可以通过某个同事的关系,花上二三十万元的关系费,进到北京排名前十的小学,除了像实验二小这样特别火的小学以外。因此购买学区房从来没有提上过日程。
       “但是在我30岁儿子出生之后,我的想法就开始变了,尤其是他一天天长大,你会希望给他最好的。现在孩子两岁,还有4年才上学,谁知道到时候政策又会怎么变。这种决定孩子将来命运的事情靠自己总比靠别人要靠谱。我们应该为他再努力一把。”俞莉和老公下定决心要换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学区房,“就是能进更好学校的那种”。
       在关注了学区房的相关信息很长一段时间后,俞莉却感到越来越为难。
       到底是选东城还是西城呢?西城的中小学资源都比较均衡,但是房子都比较破,而且价格畸高,能看中的基本上均价都在8万元左右,这将导致沉重的经济负担,今后生活质量肯定大大下降;东城离自己上班近,而且环境也比较熟悉,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能够负担得起,但资源不均衡,有好的小学,中学却是不尽如人意。
       这使得俞莉很苦恼,到底是选好小学还是好中学呢?到底是要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且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而牺牲孩子呢,还是拼命去争取最好的不管生活质量也不管居住条件而牺牲自己呢?
       她纠结了很久,在广泛征求朋友意见后,发现能够理解她问题的家长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的困惑。
       最终促使她下定决心的是周围朋友的一件事。这位朋友家庭收入并不高,有两个孩子,他想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教育环境,但他拿不出几百万元来购买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学区房,在坚持不懈地查找、看房、比对的循环往复中,他终于找到了一户府学学区平房,面积只有5.5平方米,总价100万元,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于是他迅速地出手了。
       花100万元买一个根本无法居住的房子这种做法,在俞莉的朋友圈中一度传为笑谈,很多朋友认定此人疯狂且不正常,但她却很理解:“尽力给孩子最好的吧,谁让你是他爹妈呢。”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