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车软件血拼露出诸多破绽
作者:蔡长春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1174  更新时间:2014/2/26 11:26:44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激烈竞争下风险频出

    由于两家的激烈竞争,已经对国内打车市场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未来这种返利的方式可能也会逐步淡化,随之而来还可能是大量客户的流失

       行业格局的巨变,乘客与司机的实惠,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的这场血拼着实影响深远。
       可是在冯林看来,这种高额补贴之争并不是可持续的,也不是一个培养客户忠诚度特别有利的方式。
       冯林认为,由于两家的激烈竞争,可以说已经对国内打车市场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未来这种返利的方式可能也会逐步淡化,随之而来还可能是大量客户的流失。
       “现在有奖励我用,将来不奖励了我还用它干什么,反正平时的活儿有的是。”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就对法治周末记者开诚布公地表示。
       “除了用户粘性的问题外,这种竞争方式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和隐患也不容小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如果司机总是想着用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刷单子,很可能会导致分神出现交通事故。”一位北京市民就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尤其是看着司机时不时地抬眼看一下打车软件终端的显示或者抬手按下抢单键时,总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交通事故。”
       邓业对此也深有体会,尤其是去年多家打车软件并存的时候,很多司机车上都有两个甚至以上的打车软件终端,那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分神。
       “现在虽然打车软件少了,但是用打车软件的人一下子多了,车都不好打了。”邓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在打车高峰时段打车,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都无法正常使用,感觉整个系统都瘫痪了似的,竟然一个小时都没打到车。”
       此外,司机和乘客联合骗补的情况也时有出现,网上更是广为流传着所谓的“打车不花钱反赚钱攻略”。
       根据该攻略显示,某人使用嘀嘀打车,指定司机接单后用微信支付15元,司机则当场退还他15元,虽然双方并未产生实际支付,但叫车接单过程中两人已各自获得10元补贴;临近目的地时,该乘客再用微信支付20元车费,双方又各自获得10元补贴;之后该乘客下车,过几分钟后重新回到车上并前往目的地,重复之前方式与司机再各自赚10元补贴。
       这样综合算下来,整个过程中乘客和司机各得到30元补贴,但实际车费只有20元,果然不但没花钱,反而赚了10元。
       而更为让人感到担忧的是,打车软件的使用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机场等一些特殊场所的车辆行驶秩序。
       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称,近期调查发现,部分出租车司机为逃避执法人员和监控设备,与乘客约到停车场出口、收费站口外载客,由此造成这些关键节点的拥堵。
       北京市交通委不久前已经对在机场使用打车软件亮出了红牌,其规定在首都机场预约接客的出租车应一律停放在停车场或停车楼内。
       即便如此,仍有机场工作人员反映,部分出租车司机依旧会在机场航站楼外围路口、停车场等地约车载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