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县分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为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吃上安全食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半年来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启动 面对新的食品监管职能,该局知难而进,以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这一民心工程为切入点,认真履行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 首先该局把握主动,争取了县领导的重视。由县政府召开了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明前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职责,部署了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推动了全县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是搞好协调,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制度和联系会议制度。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黄金周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节日用上放心药、吃上安全食品。同时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积极参加了工商部门牵头组织的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再就是整合资源,加大了综合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围绕食品安全各施其职,齐抓共管。半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003次,车辆108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1734次,查处违法行为57起,没收销毁劣质产品132种,价值26.7万元。 农村“两网”建设取得进展 着力加强了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该局注重依靠当地政府,采取了由乡镇人民政府推荐、本局考察筛选的办法拟定药品监督协管员。并对首批拟定的66名人选,与县政府法制办联合举办了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培训班,进行《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县政府法制办发给《资格证》和《执法证》,该局再颁发聘书,委托其监管任务。目前此项工作正在29个乡镇先行推开,占全县53%的乡镇初步建立了药品监管网络,使开县的药品监管的机制和效应延伸到了乡镇。 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该局注重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既鼓励企业通过连锁配送的网络优势把放心药品直接送到农村去,也积极支持药品批发企业同乡镇卫生院合作,规范乡村药品供应一体化,建立责任明确、渠道明晰的药品供应链。2月13日,在长沙镇召开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现场会,推动了全县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面实现了药品连锁配送进县到乡。发展农村药品配送点16个,55%的乡镇实现了药品连锁配送到村。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强力推进药品经营企业GSP达标认证。对药品批发企业,该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标准不降低,时限不延期,严格要求企业加快GSP认证步伐,同时深入企业,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使县内5家药品批发企业都通过了GSP达标认证。对零售药店,该局通过促使其加快改造,加盟连锁公司,推进GSP认证步伐。 对已通过GSP认证的企业进行了跟踪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通知其责令限期整改。以防止通过认证的企业产生“一劳永逸”的思想而放松质量管理。 加强了对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与重庆医药科技学校联合开办了药学中专函授班,目前已有85人在读。还举办了药品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已培训130余人。 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药品抽验办法,加大了药品抽验力度。将过去按药品企业规模大小、药品使用量来决定臭氧量的做法调整为以质量管理差、有不良行为记录的监管对象和以畅销品种、质量不稳定品种为重点,抽验药品104批,经检验发现不合格药品16批,不合格率15%。 以专项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强日常监管。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开县实际,集中力量开展了人体疫苗、特殊药品等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进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建立了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制度。 加大了查处制售假劣药和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该局共开展监督检查113次,出动人员785人次,立案查处12件、结案12件,现场处罚79件,没收非法药品折合正品价值2.8万元,处罚款12.6万元。在“3.15”集中销毁了近年来查获的假劣药品216个品规次,折合正品价值11余万元。 通过教育学习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该局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半年来,该局很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谭绍华局长告诉记者,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还不少,还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还要加大制售假劣药品的力度,还要加快新城办公楼迁建步伐、跟上县城搬迁进度。所以全局干部还要用不懈的努力和实实在在的业绩来回报广大人民群众和支持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重庆法制报2004年7月1日报道 记者 李堂平 |